HBASE SHELL实践

===================================================================

3. 接下来测试运行HBase
第一步:首先登陆ssh,之前设置了无密码登陆,因此这里不需要密码;再切换目录至/usr/local/hadoop ;再启动hadoop,如果已经启动hadoop请跳过此步骤。命令如下:

ssh localhost

cd /usr/local/hadoop

./sbin/start-dfs.sh

输入命令jps,能看到NameNode,DataNodeSecondaryNameNode都已经成功启动,表示hadoop启动成功,截图如下:
HBASE SHELL实践

第二步:切换目录至/usr/local/hbase;再启动HBase.命令如下:

cd /usr/local/hbase

bin/start-hbase.sh

启动成功,输入命令jps,看到以下界面说明hbase启动成功
 HBASE SHELL实践
进入shell界面:

bin/hbase shell

截图如下:

HBASE SHELL实践

4.停止HBase运行,命令如下:

bin/stop-hbase.sh

注意:如果在操作HBase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可以通过{HBASE_HOME}目录(/usr/local/hbase)下的logs子目录中的日志文件查看错误原因。
这里启动关闭HadoopHBase的顺序一定是:
启动Hadoop—>启动HBase—>关闭HBase—>关闭Hadoop

三、 编程实践

1. 利用Shell命令

1.1 HBase中创建表

HBase中用create命令创建表,具体如下:

  create 'student','Sname','Ssex','Sage','Sdept','course'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

HBASE SHELL实践

此时,即创建了一个“student”表,属性有:Sname,Ssex,Sage,Sdept,course因为HBase的表中会有一个系统默认的属性作为行键,无需自行创建,默认为put命令操作中表名后第一个数据。创建完“student”表后,可通过describe命令查看“student”表的基本信息。命令执行截图如下:
HBASE SHELL实践

1.2 HBase数据库基本操作

本小节主要介绍HBase的增、删、改、查操作。在添加数据时,HBase会自动为添加的数据添加一个时间戳,故在需要修改数据时,只需直接添加数据,HBase即会生成一个新的版本,从而完成操作,旧的版本依旧保留,系统会定时回收垃圾数据,只留下最新的几个版本,保存的版本数可以在创建表的时候指定。

添加数据
HBase中用put命令添加数据,注意:一次只能为一个表的一行数据的一个列,也就是一个单元格添加一个数据,所以直接用shell命令插入数据效率很低,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利用编程操作数据。
当运行命令:put ‘student’,’95001’,’Sname’,’LiYing’时,即为student表添加了学号为95001,名字为LiYing的一行数据,其行键为95001

put 'student','95001','Sname','LiYing'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即为student表添加了学号为95001,名字为LiYing的一行数据,其行键为95001
HBASE SHELL实践

  put 'student','95001','course:math','80'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即为95001行下的course列族的math列添加了一个数据。
HBASE SHELL实践

删除数据

HBase中用delete以及deleteall命令进行删除数据操作,它们的区别是:1. delete用于删除一个数据,是put的反向操作;2. deleteall操作用于删除一行数据。

1. delete命令

  delete 'student','95001','Ssex'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 即删除了student表中95001行下的Ssex列的所有数据。
HBASE SHELL实践

2. deleteall命令

  deleteall 'student','95001'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即删除了student表中的95001行的全部数据。
HBASE SHELL实践

查看数据
HBase中有两个用于查看数据的命令:1. get命令,用于查看表的某一行数据;2. scan命令用于查看某个表的全部数据

1. get命令

  get 'student','95001'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 返回的是‘student’‘95001’行的数据。
HBASE SHELL实践

2. scan命令

  scan 'student'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 返回的是‘student’表的全部数据。
HBASE SHELL实践

删除表
删除表有两步,第一步先让该表不可用,第二步删除表。

disable 'student' 

drop 'student'

命令执行截图如下:
HBASE SHELL实践

1.3 查询表历史数据

查询表的历史版本,需要两步。
1、在创建表的时候,指定保存的版本数(假设指定为5

  create 'teacher',{NAME=>'username',VERSIONS=>5}

2、插入数据然后更新数据,使其产生历史版本数据,注意:这里插入数据和更新数据都是用put命令

put 'teacher','91001','username','Mary'    

put 'teacher','91001','username','Mary1'

put 'teacher','91001','username','Mary2'

put 'teacher','91001','username','Mary3'

put 'teacher','91001','username','Mary4' 

put 'teacher','91001','username','Mary5'

3、查询时,指定查询的历史版本数。默认会查询出最新的数据。(有效取值为15

  get 'teacher','91001',{COLUMN=>'username',VERSIONS=>5}

查询结果截图如下:
HBASE SHELL实践

1.4 退出HBase数据库表操作

最后退出数据库操作,输入exit命令即可退出,注意:这里退出HBase数据库是退出对数据库表的操作,而不是停止启动HBase数据库后台运行。

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