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用体系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 C/S)
在信息处理系统中,通常由若干台计算机组成。提供数据和服务的机器,称为服务器(Server),向服务器提出请求数据和服务的计算机称为客户(Client),我们称这样的工作模型为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型,简称C/S模型。
在广义上说,客户、服务器也可以是进程。因此,C/S模型可以在单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实现。
特点
服务器
- 7*24小时提供服务(解决了如果对方不在线的问题)
- 永久性访问地址/域名
- 利用大量服务器实现可扩展性
客户机
- 与服务器通信,使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 间歇性接入网络
- 可能使用动态IP地址
- 不会与其他客户机直接通信
应用
Web
纯点对点结构(Peer-to-peer, P2P)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与有中心服务器的中央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无法直接找到其他节点,必须依靠其户群进行信息交流。
特点
-
没有永远在线的服务器
-
任意端系统/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讯
-
节点间歇性接入网络
-
节点可能改变IP地址
-
优点:高度可伸缩
-
缺点:难于管理
应用
点对点技术有许多应用。共享包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即时数据(如IP电话通信,Anychat音视频开发软件)也可以使用P2P技术来传送。
C/S和P2P的混合使用
文件传输使用P2P结构
文件的搜索采用C/S结构——集中式
- 每个节点向中央服务器登记自己的内容
- 每个节点向中央服务器提交查询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