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第二篇)
第二章:网络规划与设计
一,网络服务器的类型可以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nternet通用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等。
- 人们提出了基于文件服务的网络操作系统。这类网络操作系统分为:文件服务器和工作站软件
- 数据库服务器: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采用的是两层结构的方式,第一层在用户的结点计算机上,第二层在数据库服务器上
- Internet/Intrant通用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的主要技术特点:
1.设计在客户与服务器之间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将网络建立在web服务的基础上
2,传统的C/S结构数据库服务器采用的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的2层结构。而应用1服务器形成了3层的体系结构
按照网络服务器主机的硬件体系结构分类,可分为:
基于CISC处理器的Intel结构的PC服务器
基于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
小型机服务器
按照网络应用规模分类,网络服务器可分为:
基础级服务器(1个cpu)
工作组级服务器(1-2个cpu)
部门级服务器(2-4个cpu)
企业级服务器(4-8个cpu)
为了提高网络服务器的新能,各种服务器都在设计中采用不同技术,这些技术有:
- 对称多处理技术(SMP)
- 集群技术
- 非一致内存访问(NUMA)技术
- 高性能存储与智能I/O技术 :评价高性能存储的指标主要是存取I/O速度和磁盘容量
- 服务处理器与Intel服务器控制技术(ISC)
- 应急管理端口(EMP)技术
- 热拔插技术
二,网络服务器性能
服务器的性能主要表现在:运算处理能力,磁盘存储能力,高可用性,数据吞吐能力,可管理性与可扩展性
服务器性能与cpu熟读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数据来做一个定性的说明
服务器性能与cpu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说明 系统高可用性可以描述为
系统高可用性达到99.9%,那么每年停机时间小于8.8小时,如果达到99.99%,那么每年停机时间小于53分钟。达到9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小于5分钟
服务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的应用特点选择服务器
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选择服务器
根据不同的成熟程度选择服务器
三,网络系统安全设计的基本方法
网络系统安全设计需要注意8个方面问题
- 网络防攻击技术
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服务攻击与非服务攻击(服务攻击是 针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访问“。非服务攻击不是针对某项具体应用服务,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层协议进行的) - 网络安全漏洞与对策研究
- 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黑客攻击手段一般分为:主动攻击(以各种方式有选择的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和被动攻击(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信息的截获窃取)。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存储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 防抵赖问题。防抵赖是指如何防止信息源用户对其自身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认,或者用户接受到信息之后不认账
- 网络内部安全防范
- 网络防病毒:按基本类型计算机病毒可分为(引导性病毒,可执行文件病毒,宏病毒,混合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混合病毒,Internet语言病毒。联网传播速度式单机的20倍,网络消除病毒式单机的40倍)
- 垃圾邮件,灰色软件,流氓软件
- 网络数据备份恢复与灾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