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转换器

协议转换器

协议转换器

背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建立了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网络系统,导致各种网络之间如何互连的问题。一个办法是推行国际标准, 051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的国际标准已越来越成熟。但是,要把大量已存在的非051体系的网络都改造成051体系都采用标准协议存在着很多的困难,而且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在进行标准化的同时随时产生多样化,因此考虑异构网络的互连通信大概永远不可避免。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协议转换器。

工业现场的许多设备采用的通信接口各不相同,常用的有RS-232、RS-485、CAN和网络,由于各种通信结构的协议不兼容,使得异构网络之间的操作和信息交换难以进行。常用的协议转换器只能完成点对点的转换,多种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还是一个研究热点。

定义

协议转换器是互连网络中操作在OSI网络层之上的具有协议转换功能的设施。之所以称为设施,是因为协议转换器不一定是一台设备,有可能在一台主机中实现协议转换器的功能。

协议转换是一种映射,就是把某一协议的收发信息(或事件)序列映射为另一协议的收发信息序列。需要映射的信息为重要信息,因此协议转换可以看作是两个协议的重要信息之间的映射。所谓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是相对而言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加以确定,选择不同的重要信息作映射,会得到不同的转换器。

协议转换器也就是网关,它能使处于通信网上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主机仍然互相合作,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它工作在传输层或更高。接口协议转换器一般用一个ASIC芯片就可以完成,成本低,体积小。它可以将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或V.35数据接口同标准G.703协议的2M接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也可以在232/485/422串口和E1、CAN接口及2M接口进行转换。我们现有的协议转换器主要分为E1/以太网系列和E1/V.35系列。

一句话,“协议转换器用于构架网络连接,将一种协议转换为另一种协议”。

协议转换器

 

分类

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

现有的基于E1和以太网的协议转换器主要分为E1/以太网系列和E1/V.35系列。利用E1链路来传输以太网数据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E1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协议标准不一样,它们之间需要使用协议转换器来完成数据的转换。已经存在的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在转换数据时都是以整条E1的传输能力为基础。

它将以太网信号或V.35信号转换为E1信号,以E1信号形式在同步/准同步数字网上进行长距离传输。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以太网信号和V.35信号的传输距离,是一种网络接入设备。

协议网关通常在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区域间做协议转换。这一转换过程可以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第3层或2、3层之间。 但是有两种协议网关不提供转换的功能:安全网关和管道。由于两个互连的网络区域的逻辑差异, 安全网关是两个技术上相似的网络区域间的必要中介。如私有广域网和公有的因特网。

RS-232/485/CAN转换器

基于集中串口和不同协议的联合,主要有RS-232串口到2M转换器,RS-485/422串口到2MG.703转换器,RS-232到2ME1的转换器,CAN转232、485转换器、USB TO RS-232/485/422转换器等。

具有串行通信能力的设备仍然在控制领域、通信领域大面积使用,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多,应用功能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串行通信网络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而采用RS232/CAN智能转换器,升级、改造或重新构建既有通信或控制网络,能够很方便地实现RS232设备多点组网、远程通信,特别是在不需要更改原有RS232通信软件的情况下,用户可直接嵌入原有的应用领域,使系统设计达到更先进的水平,在系统功能和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减少了重复投资和系统更新换代造成的浪费。

USB-RS232 接口转换器首要的功能是实现两种总线的协议转换。主机端可以使用新的 USB 总线协议,向外发送数据,转换器内部将数据格式转变为 RS232 串行信号,再发送到设备。设备回送主机的数据,则经转换器转变为 USB 协议数据。

USB-RS232 接口转换器在对所流经的数据进行协议转换时,可以增加特别的功能:

  1. 由于 USB 总线的速度比 RS232 接口快很多,可以在接口转换器上设计数据缓冲区,以协调两总线的速度差。
  2. RS232 接口有一些变种,如 RS485、RS422接口,接口转换器中可以设计 RS232-RS485 或是 RS232-RS422 接口转换器,简化整个系统的通信接口转换。
  3. 接口转换器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时,可以设计加密、解密算法,对流经的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数据保密性。

基于现场总线的协议转换器

基于现场总线的研究,发现多种总线标准的竞争与共存在客观上在应用上造成了不便。

CAN总线协议和Modbus协议的结合,通过引用 Modbus 协议代替原自定义串口协议,将通信任务按读、写进行归纳分类,再用 Modbus 协议定义的标准功能码简化通信流程,提高效率,同时也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能方便的结成网络。Modbus协议是主从协议,而CAN总线协议是多主对等协议,这也就决定了所设计的协议转换器在Modbus网络中作为从站,而在CAN网络中作为发送优先级最高的节点。 [6] 

Modbus和CAN协议转换原理:在DSP的RAM中划分Modbus报文和CAN报文的存储缓冲区(包含各自的输入和输出缓冲区);协议转换器从Modbus主站收到的报文存入Modbus接收缓冲区,向主站返回应答时从CAN总线的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打包成Modbus应答报文的格式进行发送;协议转换器从Modbus接收缓冲区获取报文并存入CAN报文发送缓冲区,依据功能码进行发送分析,决定采用单次还是分次发送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存储转发机制,这种机制首先考虑的是通信转换的可靠性,存储转换带来的延时直接导致通信实时性的降低。

应用

协议转换器常用于以下几种场合的异构网络互连:

  • 异构型局域网,如互联专用交换网PBX与遵循IEEE802标准的局域网。 
  •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 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 局域网与主机的互联(当主机的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不兼容时,可以通过网关连接)。

【通信协议转换器】

主要功能

◆ 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不但可以实现串口、以太网、现场总线物理层的通信协议转换、同时在数据链路协议层的通信协议也可以相互转换;

◆ 具备将非标准通信协议转化为标准通信协议的功能,具有开放性的OPC接口;

应用方式

◆ 网络通信数据网关:支持SNMP协议的代理与服务,方便联网;

◆ 实时数据接口站:计量现场数据管理采集站;

◆ 楼宇IBMS系统设备集成网关:实现楼宇不同厂家设备与子系统连接;

◆ 电力数据通信网关:作为电力通信前置机实现规约转换;

数据处理

◆ PC-GATEWAY产品适用于不断更新且快速变化的数据及事件处理,能够以各种方式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运算处理、历史数据存储、统计处理、报警处理、服务请求等。

◆ PC-GATEWAY产品利用实时技术为实时数据库提供时间驱动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特点,采用L树索引技术、专用的内存分配和管理方法、数据字典和结构化的设计,并采用了多线程和并行处理方式等技术。

特点

◆ 支持串口、以太网、现场总线等多种通信方式;

◆ 提供端到端的“协议转发”方案,灵活可扩展通信口多达32个;

◆ 支持故障容错,集高可靠性、可扩展性、灵活性于一体;

◆ 支持多转多的协议转换模式,方便不同系统共享相同数据;

◆ 高效稳定的软件内核,高速数据交换通道;

◆ 支持OPC方式数据转换;

◆ 对于不便公开的保密协议,用户可利用驱动开发包自行开发采集设备的驱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