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虚函数概念及使用(基础)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面试官问到我虚函数和虚析构函数的时候,我真的一点都记不起来了,于是胡说八道,出丑万分。今天就总结一下虚函数的一些内容吧。
依照我的习惯,我们先看几个问题:
- 什么是虚函数?
- 什么是多态性?
- 多态性是怎么实现的?
以上三个问题我完全搞混了,所以面试当场气氛很尬。接下来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点,希望以后能记住。
- 什么是虚函数?
在某基类中声明为 virtual 并在一个或多个派生类中被重新定义的成员函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Type{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cout<<"This is baseType"<<endl;
}
}
class dependentType: public baseType{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cout<<"This is dependentType"<<endl;
}
}
好了,这样一来虚函数就被定义好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定义有什么意义?这么定义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继续解决下一个问题。
- 什么是多态性
多态是面向对象三大特性之一: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所谓多态性,简单说就是我声明父类指针后,指针指向哪里,程序就运行到哪里。你可能会问,本来不就是这样么?我们看一个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AAAAAA"<<endl;
}
};
class B: public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BBBBBB"<<endl;
}
};
int main(){
A *a = new B();
a->print();
delete a;
return 0;
}
这个程序生成的结果是:
我明明想要BBBBBB,为什么生成了AAAAAA?
具体原因请看:c++虚函数详解(你肯定懂了)(有时间再补充我的理解)
- 多态性是怎么实现的?
C++中,实现多态有以下方法:虚函数,抽象类,覆盖,模板(重载和多态无关)。
好了,最基本的东西说完了,接下来是重点。如何利用以上几种方法实现多态性?
下面,我主说虚函数的实现方法。先看之前的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成员函数:AAAAAA"<<endl;
}
virtual void println(){
cout<<"虚函数:AAAAAA"<<endl;
}
};
class B: public A{
public:
void print(){
cout<<"成员函数:BBBBBB"<<endl;
}
virtual void println(){
cout<<"虚函数:BBBBBB"<<endl;
}
};
int main(){
A *a = new B();
a->print();
a->A::print();
a->println();
a->A::println();
delete a;
return 0;
}
可见,指针本身是指向A类的。(a->print();)
但是,通过定义虚函数,指针此时指向B类了(a->println();)
所以,当我们显示指定指向对象时,指针明明确确又指回了A类(a->A::print(); a->A::println();)
因此,虚函数的作用就是,让本来指向父类型的指针指向继承它的子类的函数,从而达到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