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知识框架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小试牛刀

其实上面的知识框架总结到了配置步骤,已经很详细了,这里我们再操作一番,着重看一些主要操作:

iscsi服务端配置
0、首先把防火墙和selinux做一处理或者直接关闭
1、首先准备好iscsi共享的磁盘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2、安装软件 #yum install targetcli -y
3、配置iscsi服务端共享资源 (下图为初始资源界面) # targetcli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4、定义逻辑单元编号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5、设置共享的iscsi target名称及配置共享资源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6、设置iscsi服务端的监听ip地址和端口号(默认已经生成,可选)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7、/iscsi/iqn.20…7ddb650b/tpg1> set attribute authentication=0 关闭账号密码验证访问控制
/iscsi/iqn.20…7ddb650b/tpg1> set attribute generate_node_acls=1自动生成acl节点
8、exit 退出后自动保存配置 重启服务target
9、配置后的资源目录结构如下: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iscsi客户端配置
1、安装软件#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2、扫描并发现可用的存储设备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3、登录服务器上的一个或多个iscsi目标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4、 lsblk或者lsscsi查看会发现多了块磁盘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5、根据需求选择挂载类型即可(注意:若是开机自动挂载,那么在编辑/etc/fstab文件时,注意使用UUID(因为磁盘的文件名不一定是固定的)。由于共享过来的是网络存储设备,而iSCSI协议是基于TCP/IP网络传输数据的,因此必须在/etc/fstab配置文件中添加上_netdev参数,表示当系统联网后再进行挂载操作,以免系统开机时间过长或开机失败。)

附加
在结点控制关闭的情况下,有些许差别,如下
如果设置如下:
/iscsi/iqn.20…7ddb650b/tpg1> set attribute generate_node_acls=0
则意为使用自定义的acl实现访问控制,则需要设置访问权限控制列表acl,acl参数目录用于存放能够访问iscsi服务端共享存储资源的客户端名称。在客户端访问时,只要iscsi客户端的名称与服务端设置的访问控制列表中的名称一致即可。
服务端操作就上面一条命令有别,其余都一样,添加访问控制以及最终的目录结构如下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客户端的配置如下
1、安装软件
2、设置访问名称#vim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InitiatorName=iqn.1994-05.com.redhat:client
target名字与服务端自定义的保持一致
3、重启服务#systemctl restart iscsi iscsid
4、扫描并发现可用的存储设备#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服务端IP地址
5、登录服务器上的一个或多个iscsi目标# iscsiadm -m node -p 服务端IP地址 -l登录
这个不用写target名字,他会在自己的配置文件中找到
6、 lsblk或者lsscsi查看会发现多了块磁盘
共享存储之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理解及使用

反思: 每次做客户端配置的时候,会遇到iscsi、iscsid服务莫名断掉,然后下意思重启服务,又会起不来,只好重启客户端虚拟机,然后就问题解决,若君对此问题有所高见,还望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