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double write
double write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doublewrite buffer,大小为2M,另外一部分就是物理磁盘上的共享表空间中连续的128个页,即两个区,大小同样为2M。当缓冲池的脏页刷新时,并不直接写硬盘,而是通过memcpy函数将脏页先拷贝到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之后通过doublewrite buffer再分两次写,每次写入1M到共享表空间的物理磁盘上,然后马上调用fsync函数,同步磁盘。
如果发生写失效,可以通过重做日志进行恢复。这是一个办法。但是必须清楚的是,重做日志中记录的是对页的物理操作,如偏移量800,写'aaaa'记录。如果这个页本身已经损坏,再对其进行重做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说,在应用(apply)重做日志前,我们需要一个页的副本,当写入失效发生时,先通过页的副本来还原该页,再进行重做,这就是doublewrite。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观察到doublewrite运行的情况: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dblwr%'\G
如果发现你的系统在高峰时Innodb_dblwr_pages_written:Innodb_dblwr_writes远小于64:1,那么说明你的系统写入压力并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