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原理以及如何配置路由器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路由及路由器
路由是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而路由器是能够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佳路径的设备。作用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络层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提取目标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目标网络地址;根据目标网络地址查找路由表,如果找到目标网络地址就按照相应的出口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如果没有找到,就看一下有没有默认路由,如果有就按照默认路由的出口发送给下一个路由器;如果没有找到就给源IP发送一个出错的ICMP数据包容表明没法传递该数据包;如果是直连路由就按照第二层MAC地址发送给目标站点。
路由表
路由表是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是单向的,缺乏灵活性
默认路由:当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找不到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路由器把请求转发到默认路由接口,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
本地回环地址不属于任何一个有类别地址类。它代表设备的本地虚拟接口,所以默认被看作是永远不会copy宕掉的接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也有相似的定义,所以通常在不安装网卡前就可以ping通这个本地回环地址。
下面我们通过路由器来实现不同网段间的主机通信
在eNSP中搭建好我们所需要的实验环境,对主机IP地址,路由器网关先进行划分
按照划分好的IP对PC1、PC2进行配置
配置完成后我们启动设备,进入路由器中配置不同接口的IP
在R1中对GE0/0/1、GE0/0/0口分别配置好IP地址,配置完毕后要记得保存
下一步将此路由设置为静态路由,配置好目的网络号、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配置完成后可以查看一下路由表看看是否配置成功
同理我们对R2路由器进行配置
这里的话我们将R2配置为默认路由,输入命令,配置后可以查看一下
这样我们就将路由器配置完成了,尝试一下两台主机是否可以相互通信了
我们来配置3台路由器使得它们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首先我们搭建好所需要的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IP地址划分
启动设备,进入路由器内进行IP配置
在路由器R1内配置接口IP,回环地址
在路由器R2内配置接口IP,回环地址
在路由器R3内配置好接口IP,回环地址
3台路由器配置完毕后我们要设置路由,使得3台路由器间能相互通信
在R1内设置
R2内设置
R3内设置
全部设置完毕后,我们来试一下路由之间是否能够相互通信了
这样我们这个实验就完成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抓包来看一下路由之间通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