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激光、人工智能,谁将成为2018彩电行业关键词?
从1958年生产出第一台电视,到1987年电视产量首次超越日本,中国用了29年。而现在,中国生产的电视从技术上已经追平甚至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已经超越国际品牌。
据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视消费及2018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市场彩电销量约4800万台,人工智能电视市场份额提升显著,同比增幅80%。由此我们可以预测,人工智能在2018年将成为彩电产品的标准配置。
12月18日,中国电子商会(CECC)、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主办的“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汇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互联网与传统电视企业高层,共同对2018年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大胆预测。
在预测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2017年电视行业的发展状况。
彩电行业需求低迷,竞争残酷,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纵观2017年电视行业,由于上游面板供需紧张,对下游产业带来一系列的压制。一方面,电视生产企业受上游供给成本影响,产品涨价;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低迷,又逼迫要求电视机降价,导致绝大多数电视机企业利润缩水。部分互联网电视企业偃旗息鼓,传统电视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盈利下滑。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出货量为2251万台,同比降幅达10.8%。
2017下半年,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转机,但是销售额有所上涨。以OLED、量子点、激光电视、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始进入战场。从产品品类方面看,随着索尼的加入,集聚了LG、创维、长虹、康佳等品牌的OLED阵营越来越强大;量子点电视,则在TCL、三星、海信的推动下,渗透率明显提升;激光电视作为迅速成长的品类,也成为海信、长虹、明基、极米主推的拳头产品。
彩电市场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是2017年主旋律,大屏化、高端化、个性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正在得到释放。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
“大屏”电视成消费者购买首选,“激光”电视异军突起
“窄边框”、“全面屏”等黑科技关键词登上2017年度热搜关键词,尤其是大屏,成了新品的核心宣传点。《2017年中国电视消费及2018趋势预测报告》指出,2017年消费者期望更换电视尺寸主要集中在50-60英吋之间,大尺寸高配置成了消费者的首选;他们购买电视的预期价格多集中在3000-10000元之间。
中外主流电视厂商亳无二致锁定了大屏高端产品,不仅国产传统整机企业海信、创维、长虹、TCL等,外资企业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东芝等,都纷纷瞄准大屏市场。大尺寸、超薄、曲面、4K大尺寸电视, 这些带有明显高端电视“符号”的产品,成为彩电消费市场的主流。
而在OLED、量子点、LCD技术流的PK之外,激光电视2017年异军突起。
在卖场中,激光电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并出现在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内,开始出现显著增长。据奥维云网统计,2017年1-6月,量子点、OLED和激光投影三大显示技术彩电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量分别上涨44%、96%和235%。虽然总基数较低,但激光电视增势強劲,在与其他两大类电视竞争中显示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竞争力。
相比较其他品类电视极少数能做到100英吋,激光电视不仅可以轻松做到,而且在画质方面已经从2K迈入4K,显示效果极大提升。海信2007年率先布局激光电视领域,推出了全球首款100吋超短焦激光电视。预计2018上半年,长虹也将上市4K激光电视,此外,国内品牌明基、极米、艾洛维,国外品牌索尼、飞利浦等也早已布局激光电视阵营。
对此,陆刃波分析表示,显示科技推陈出新,激光电视具有诸多优势,可充分满足电视市场大屏化的需求,2018年,预测借助世界杯营销和产业上下游的共同推动,激光电视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市场遇政策加持,人工智能电视将得到普及
近期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在彩电制造领域,人工智能早已经拉开帷幕。由中国电子商会和京东家电共同发起的“人工智能电视产业联盟”,也将助力人工智能与彩电行业的融合。
京东大数据显示,京东平台“人工智能”关键词搜索频次持续增加,2016年7月,人工智能电视占到京东SKU(库存量单位)的13.3%,到今年12月为31%,增长133%。人工智能电视在中国市场实现较快发展,多家电视企业都推出了以人工智能为卖点的彩电产品。
同时,《2017年中国电视消费及2018趋势预测报告》指出,虽然人工智能电视将迎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也应认识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距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仍有差距,未来潜力巨大。
声音:
“今年是中国彩电行业遭受的最严酷的寒冬,越是低迷的市场环境,越是将激发电视品牌之间的竞争,促进产业格局调整。而推动彩电行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格局升级。与此同时,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机制,不仅要技术高端,还要服务高端,从根本上起底高端转型之路。”
——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 陆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