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数据助力AI+招聘,是噱头还是未来?
人脸识别数据助力AI+招聘,是噱头还是未来?
面对AI入侵招聘行业的趋势,且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采用 AI 来面试,在美国,酒店、金融等行业使用 AI 进行面试已经十分普遍,当中包括希尔顿、联合利华和高盛等在内的 100 多家公司,已经有超过 100 万求职者接受了 AI 的面试。
这些公司使用的 AI 面试系统,大都是由视频面试公司 HireVue 开发的。这是一项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面试方案,通过分析应聘者在视频面试中展现的面部活动、措辞和语调,进行建模和预测,并协同排名算法,确定哪些候选人最接近理想人选。
想要做到如此,必然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该AI面试系统,背靠人脸和语音数据库的训练,在30分钟的标准面试时间里,提问6个问题,从中可得出 500000 个数据点,算法参考这些数据来评估面试者的表现。
HireVue表示这套系统会分析求职在面试过程最细微的细节,比如皱眉、抬眉、眼睛睁大、双唇紧闭、抬下巴、微笑等面部表情及眼神接触,还能“感受”到求职者的兴奋程度,最终将求职者面试成功的可能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当然,目前AI 主要用于面试的初选,最终决定面试者是否被录取的还是人类。
AI在现实应用上越来越广泛,AI+招聘能否成为未来,还需要AI根据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2万人7种表情识别数据
数据简介:
2万人7种表情识别数据,共14万张。数据涵盖男性女性年龄分布为少年到老人以中青年为主每人7张照片。采集场景分为室内和室外数据包括脸部不同姿态不同表情不同光照强度。数据可用于人脸识别人脸三维重建等任务。
数据规格:
数据规模:2万人,每人7张照片,共14万张图片
人员分布: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性别分布为男女,年龄分布为少年到老人,以中青年为主
采集环境:场景包括室内和室外
采集多样性:脸部不同姿态,不同表情,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场景
采集设备:苹果手机、安卓手机、iPad
采集时间:白天、夜晚
图像参数:图像格式为.jpg
脱敏:该数据已经进行过脱敏,不含有敏感信息
准确率:按照采集表情准确度为准,精度超过97%
样例展示:
数据详情查看:https://www.datatang.com/dataset/info/image/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