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能否被小程序所取代?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APP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占领一席之地。随后他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可是APP占用内存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就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随用随开、内存占用少等一些优点,也迅速吸引到大量用户。

然后就有人疑问APP能否被小程序取代?

我们就分别从小程序和独立APP的开发以及具体使用时的优缺点来看看,到底未来趋势在哪一方?

 

从开发的实质来说

 

独立的APP是基于本地(操作系统)运行的APP —-Native App。需要直接安装到手机设备里,部分APP可实现调动系统UI等功能,开发成本较大,属于独立的应用。

而小程序是基于WEB规范(内置浏览器)并采用HTML,CSS和JS等搭建的一套框架,不必安装到手机本地,就能做出类原生应用的效果和动画,但具有“平台级应用”的属性。

简单来说就是,独立的APP是安在系统里面的,可以直接打开;而小程序没有集成到系统内,是基于其它软件平台的,需要进入微信、百度、今日头条等APP内才能打开。

APP能否被小程序所取代?

 

所以,从开发本质这一点来看,小程序相对于独立APP而言,开发成本更低一些、更新维护也较为简单一些。

但是在交互设计的效果以及较为复杂的功能上,独立的APP却要比小程序优秀得多。

 

目前的用户体验来看

 

功能性方面,独立的App则是能脱离平台、脱离封闭空间的独立程序,大家直接打开软件就能实现具体的功能。

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内容和功能集合,能更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具有独立的交易和营销价值。

APP能否被小程序所取代?

而小程序就是原本APP里支持的一种第三方插件,大家可以通过小程序来链接到更多开放的功能接口。

例如:微信里的滴滴打车,通过小程序进入即可实现和原生APP相同的功能体验,不必再单独下载滴滴官方的App。

大大提升了原本APP的整合度,也提高了移动设备的访问能力。

APP能否被小程序所取代?

 

虽说小程序本来是作为补充的作用开发起来的,功能实现方面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作为平台自身用来吸引商业接入的潜力是巨大的。

内存方面,独立App在满足多样功能的同时也必然需要更多的程序写入,所以相对内存占用比较大。而小程序是类似浏览器的框架,几乎不占内存,可以节省空间。

操作方面,独立的App需要到手机应用商店进行专门下载安装,下载完后在系统下直接运行。除去手机自身处理器的影响之外,操作一般都比较流畅、灵活。

但是,在用户后期修复补丁和更新版本时,需要用户手动更新或提示操作,稍微会复杂一些。

 

APP能否被小程序所取代?

 

小程序则不需要下载,相当于云端应用。使用时需要在某一软件封闭内部,通过扫码、分享和搜索等形式进入。

例如:在餐厅可以直接扫描进入小程序进行点菜的操作,也是十分便利。

小程序相对于独立的App来说,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用户的获取信息和消费的成本,不用再麻烦地跳转于各个App之间,用户体验会更好。

但是,它采用类似跳链接的形式打开,且接口较多,因此操作速度可能相对缓慢一些,灵活度还不够。

 

APP能否被小程序所取代?

 

总得来看,APP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它可以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小程序简单,随用随下。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