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RIP协议)

动态路由(RIP协议)

目录

一 概念

1.动态路由的特点

2.动态路由协议的概述

3.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二 RIP路由协议

1.RIP基本的概念

2.路由表的形成

3.水平分割

4.RIP的两个版本

5.配置

一 动态路由的概念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

1.特点

减少了管理任务、占用了网络带宽。

2概述

路由器交换信息之间的语言(不同路由之间无法交换信息)。

3.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来选择路由。

如 RIP、IGRP(IGRP属思科私有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综合考虑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的情况来选择路由。

如 OSPF、IS-IS

二 RIP路由协议

1.RIP的基本概念:

RIP协议主要用于小型网络的路由信息传递,每30秒(更新周期)通过UDP协议的520端口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给邻居;RIP协议提供跳跃计数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16就不可达;RIP路由更新消息是发送整个路由表的消息

关键描述:定期更新、邻居、广播更新、全路由表更新。

2.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器学习直连路由。

更新周期30秒到时,路由会向另据发送路由表。

再过30S,第二个更新周期到了会再次发送路由表。

3.水平分割

执行水平分割可以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

从一个接口学习到路由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

同时也能够减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环路的形成

动态路由(RIP协议)

以上图来举例,现在网络互通,如果AR3的G0/0/1出现故障,此时路由AR3上路由表上会把192.168.20.0(后面称20.0)路由跳数改为16(路由毒化标记为不可达),但在AR3发送路由表前,AR2发送自己的路由表,AR3学习了AR2的路由表将20.0网段的跳数改为2,于是每次路由表更新时,20.0网段的跳数都会加一直至16,在达到16之前,如果有人发信息给20网段的,那么信息将会在AR2和AR3之间不断传输,形成环路。

如何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

执行水平分割毒性逆转可以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

水平分割使得从一个接口学习到路由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

同时也能减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4.版本

RIP v1 和 RIP v2 版本的区别

版本
RIP v1 RIP v2
有类路由协议(宣告信息是不带掩码) 无类路由协议(宣告时带掩码)
广播更新(255.255.255.255) 组播更新(224.0.0.9)
不支持VLSM(子网划分) 支持VLSM
自动路由汇总,不可关闭 自动路由汇总可关闭,可手工汇总
不支持连续子网 支持不连续子网

5.协议配置

rip 1 ——启动RIP

version 2 ——启动版本2

undo summary ——关闭路由自动聚合

network 192.168.10.0 ——宣告网络号,v2会携带掩码组播更新 (224.0.0.9),v1不携带掩码广播更新 (255.255.255.255)

network 200.1.1.0

一下创建一个实验作为实例:

动态路由(RIP协议)

实例拓扑

三台路由器的配置:

动态路由(RIP协议)

动态路由(RIP协议)

动态路由(RIP协议)

实验结果:

动态路由(RIP协议)

动态路由(RIP协议)

实验结果:

动态路由(RI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