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KVM虚拟化平台
KVM简介
KVM是Kernel Virtual Machine的简写,目前Redhat只支持在64位的Rhel5.4以上的系统运行KVM,同时硬件需要支持VT技术。KVM的前身是QEMU,在2008年被redhat公司收购并获得了一项hypervisor技术,不过redhat的KVM被认为将成为未来linux hypervisor的主流,准确的来说KVM不仅仅是linux内核的一个模块。管理和创建完成的KVM虚拟机,需要更多的辅助工具。接下来部署KVM虚拟化环境。
公司部分的linux服务器利用率不是很高,为了充分利用这些linux服务器,可以部署KVM ,在物理机上运行多个业务系统,比如在运行Nginx服务器上部署KVM,然后在虚拟机上运行Tomcat
1、运行环境
1)采用Centos6.5 x86_64,开启cpu虚拟化支持
安装部署KVM
最简单的安装方法就是在安装系统的时候,选择桌面安装,然后选择虚拟化选项
2)在已有的系统基础上,安装KVM所需的软件 配置好本地Yum源
yum -y groupinstall "Desktop" //安装GNOME桌面环境
yum -y install qemu-kvm.x86_64 //kvm模块
yum -y install qemu-kvm-tools.x86_64 //kvm调试工具,可不安装
yum -y install python-virtinst.noarch //python组件,记录创建vm时的xml文件
yum -y install qemu-img.x86_64 //qemu组件,创建磁盘,启动虚拟机等
yum -y install bridge-utils.x86_64 //网络支持工具
yum -y install libvirt //虚拟机管理工具
yum -y install virt-manager //图形界面管理虚拟机
3)安装完成后reboot重启验证查看cpu是否支持虚拟化
cat /proc/cpuinfo | grep vmx
若没有输出说明cpu不支持。没有修改虚拟设置,修改方法如下 (需要关闭虚拟机)
再次测试:
4)检查KVM模块是否安装
lsmod | grep kvm
2、设置KVM网络
1)宿主服务器安装了KVM,首先要设定网络,在libvirt中运行KVM网络有两种方法NAT和Bridge,默认是NAT。下面以桥接为例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epts/ifcfg-eth0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2)重启network服务
3)查看IP地址
3、KVM管理
1)打开KVM管理控制台
virt-manager
2)双击图中的箭头部分
3)选择存储,点击+(新建存储池) 输入/data_kvm/store 这个位置用于存储后创建的虚拟机
4)按照上面的做法在创建一个镜像存储池,用来存储系统的镜像,方便安装
5)创建存储卷
6)新建虚拟机,点击新建
(5)使用KVM命令管理
我这里就以一台Centos为例。下面以centos这台进行。
1)查看虚拟机状态
2)挂起虚拟机
3)查看虚拟机状态
4)恢复虚拟机/查看虚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