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C Spec —— 3.eMMC总线协议(第一部分)
一、总线协议(1)
上电复位后,主机必须通过基于消息的特殊e•MMC总线协议来初始化设备。 每个消息都由以下标记之一表示:
1、命令:命令是启动操作的标志。 命令从主机发送到设备。 命令在CMD线上串行传输。
2、响应:响应是从设备发送到主机的标志,作为对先前收到的命令的答复。 响应在CMD线上串行传输。
3、数据:可以将数据从设备传输到主机,反之亦然。 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数可以是1(DAT0),4(DAT0-DAT3)或8(DAT0-DAT7)
4、对于每条数据线,每个时钟周期可以以一位(单个数据速率)或两位(双数据速率)的速率传输数据。
5、e•MMC总线数据传输由命令,响应和数据块结构token组成。
二、总线协议(2)
1、e•MMC命令是面向块的命令:这些命令发送后跟CRC位的数据块。 读和写操作均允许单块或多块传输。 与顺序读取类似,当在CMD线上发出停止命令时,多块传输将终止。
2、块写操作使用数据(DAT0)线上的写操作持续时间的简单忙(busy)信号。
3、command命令的格式:
每个command命令都以一个开始位(“ 0”)开头,并以一个结束位(“ 1”)后面。 总长度为48位。 每个token均受CRC位保护,因此可以检测到传输错误,并且可以重复操作。
响应response具有五种格式方案,具体取决于其内容。 teken长度为48或136位。 详细的命令和响应定义在在以后会出个专题详细介绍。
由于顺序数据传输中没有预定义的结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包括CRC保护。 块数据的CRC保护算法是16位CCITT多项式。
1位/4位/8位总线宽度
CRC状态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