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详解---数据链路层&MTU
数据链路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 作用
- 常用协议
- 最大传输单元MTU
1、作用:主要有3个目的
- 为IP模板发送和接收数据
- 为ARP模板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
- 为RARP模板发送RARP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
2、常用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将网络层的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供本层使用。因为网络层使用IP地址唯一识别一个主机,而数据链路层使用MAC地址唯一识别一个主机。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可以完成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单元是 :帧,它将上层(网络层)传输下来的数据添加上自己都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都会解决的三个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6为目的地址和6为源地址。(MAC地址都是6自己48bit表示的)
2位类型表示上层使用的协议,以便收到MAC帧的数据交给上次使用的协议
4位FCS是帧检查序列(CRC算法检测)
3、最大传输单元MTU:
以太网对传输的帧的长度有一个限制,称为最大传输单元MTU,以太网一般是1500。
如果网络层要传输一个数据报比链路层的MTU还大的话,就会进行IP分片,使得每一个分片的大小都不大于MTU。但是过多的分片后,对于对端的重组又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为了能尽量避免IP分片,在上一层提出了分段(MSS),它尽量保证传输给IP层的数据报都小于MTU,使得在IP层不用对数据报进行分片,减小了过多分片时处理的消耗时间。
路径MTU和上面的相似,只是要知道整个路径上最小的M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