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迷茫的思考

最近我很迷茫。

 

迷茫好像是我们这一代人最最常见的状态。我特别特别迷茫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我找不到我活着的意义。

 

然后我看见了这张图。

 

一次迷茫的思考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被安排、随遇而安的人,在人生过了1/3的时候,再一次意识到“所谓人生的意义是在于自己去活出意义”之后,有点懵。就是那种从小到大被枪指着后脑勺说往东就往东说往西就往西,有一天忽然把我往前一推,说,你自己走吧。

 

啥?我往哪儿走?我能往哪儿走?我想往哪儿走?

 

第一个问题是个终极问题,我要到哪里去。

 

我不知道。

 

我觉得先回答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就应该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倒比较好回答,梳理梳理自己这20多年都做了啥,大概就知道自己既有的经验可能在哪些方面是有一定的积累的。然而世界这么大,完全把它们当作沉没成本彻底扔掉,重新找张白纸,也不是不可行。

 

所以就有了第三个问题,我想往哪儿走?

 

我又懵了。我还是不知道。

 

世界这么大,又完全陌生,我哪知道脚下有哪些路可以选,其中哪些是我喜欢的呢?

 

所以第一要务,是先尝试了解一下这个世界。

 

于是看到了第二张图。

 

一次迷茫的思考

 

作为一只从大学里一本正经混到毕业证的学渣,此时此刻已经在E象限待了6年(3年软件测试,3年技术支持)。我看看身边的同龄人,只有一个进入了I象限,有一部分处于S象限,B象限的据我所知还没有。

 

据我目前的眼光判断,我可能还会在E象限待很久。

 

很久是多久?一辈子吗?要不要去其他象限看看?E象限那么大,是不是也可以探索一下E象限呢?

 

于是就看到了这张图。

 

一次迷茫的思考

 

我又翻了翻我的简历,数了数自己写过的代码行数,觉得自己正一只脚踏在“深度专家”、另一只脚踏在“小组经理”的位置上。

 

嗯,现在大概知道自己在哪儿了。

 

那接下来去哪里呢?

 

E象限内部

 

——技术向

我数了数自己写过的代码行数和知道的排序算法的方法,羞愧的低下了头,大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架构师了。

于是我可以继续找地方去做软件测试。也可以继续做技术支持。也可以稍微转一丢丢方向,去做运维/售前/售后。

可是继续去做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运维,仍然是技术向,我知道我的水平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架构师。除非把我扔回学校我重新把算法导论再学一遍。

如果转去做售前/售后,最终很可能会一脚踢开销售环节直接和客户打交道,成为一名光荣的(并且可能有钱的)销售。

我数了数我一整天说话的字数比代码行数还少,我觉得好像我也做不到。

 

——管理向

我可以考个PMP当敲门砖去做项目管理,也可以公司内部寻找上升渠道。

然而我觉得写代码的才是最牛逼的,虽然我写不好。

我个人会觉得管理是个很虚的东西,不像代码一样清晰可验证。

 

——其他向

放弃所有沉没成本,从0开始,做其他职位。

感觉好像设计类不太能做,其他的貌似门槛也不太高。

其他职位分别是做什么的?我了解大概的职能范畴,但是并不知道真正日常的工作内容。

 

 

E象限外部

 

我以后会离开E象限吗?什么时候什么形式呢?

倘若要离开的话,我需要准备哪些资本呢?为了获得这些资本,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去强化技能树呢?

 

 

任何一个选择都是一条不归路。

 

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

 

然而虽然我无法成为一个牛逼的程序员,但是我能做的大概是比昨天的自己进步那么一点点。

 

于是我终于再一次开了博客。给自己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开始,用实际行动去写剩下的句号。

 

以上图片分别来自:

http://weibo.com/p/1001603840247111788143

http://ftqq.com/2013/12/coding-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