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DTCC | 以“数据”的名义竞技,看国产数据库如何突围?

闪耀DTCC | 以“数据”的名义竞技,看国产数据库如何突围?

90年代初,Oracle、IBM、微软相继进入中国,国外数据库厂商凭借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几乎垄断了国内数据库市场。但随着2013年“棱镜门”事件的爆发,去“IOE”概念席卷全国,以武汉达梦为代表的的国产数据库厂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例如,业务涵盖广泛的武汉达梦,凭借着强劲的技术实力,在大数据分析领域有多个MPP分布式集群的上线系统,市场拓展至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等国。

但是,在诸如金融、银行等行业领域,国产数据库厂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在后“IOE”时代,国产数据库又当如何突围?

闪耀DTCC | 以“数据”的名义竞技,看国产数据库如何突围?

2017第八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是国内最受关注的数据库技术盛会,将于2017年5月11-13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与此同时,我们特邀到了武汉达梦高级副总经理兼达梦数据库总设计师韩朱忠发表主题演讲,作为国产数据库的代表企业,与IBM、甲骨文、微软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让我们拭目以待。

闪耀DTCC | 以“数据”的名义竞技,看国产数据库如何突围?

武汉达梦高级副总经理兼达梦数据库总设计师

韩朱忠

韩朱忠,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兼达梦数据库总设计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02至今负责公司核心技术研发,带领团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数据库体系架构,自主研发完成了达梦(DM)系列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上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201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核高基”课题《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工作。

简介

议题:

达梦如何冲击核心业务系统 —国产数据库的产品发展之道

2017年,随着基于达梦数据库的电子客票系统在东方航空公司投产,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中,已有两家将票务系统运行在了国产数据库之上。这是国产数据库在核心业务系统上的又一个突破:电力调度、民航票务、社保发放、企业信用公示……,在这些背后,达梦数据库影响和支撑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工作生活,而且还将更广泛的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国产数据库厂商,是如何在这些核心业务上实现突破发展的?本次演讲将从产品和技术层面进行介绍。

  在最后

文章最后,小编引述网友对国产数据库的一段话结尾,认识不足,迎接挑战,用长远的技术眼光,在国产数据库这条路上风雨兼程,与各位共勉之:

ITPUB网友华孙

对于国产数据库,其实不只是数据库啦,包括所有曾经和现在的国产基础软件,一直都有一种情怀,如果非要描述出来,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曾经有幸就职于一家国产数据库公司,公司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所有战友们都有着国产情怀。尤其是曾经干过一些国外巨头数据库公司的人来说,终于可以摆脱被客户骂成“帮洋鬼子抢中国人钱”的痛苦了!


对,“但是”来了。


但是,个人感觉有几方面问题,跟大家分享,来拍砖吧.


第一,架构师。2010年时的国产数据库,基本都是抄的,或是用开源改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固然没错,但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设计一个基础软件的架构,无论是事务型的还是分析型的。


第二,细分市场。最开始,除了一家有专注在某一细分领域,如列式数据库外,其他各家都在做通用型数据库。就像开辆奥迪车(只是举例子,没有任何诋毁的意思),又想用来搬家,又想用来比赛,这不扯淡么,你是比得过130卡车,还是比得过法拉利。但是Oracle也能卖到10万块一个节点!有啥可拼的!就应该专注于某细分需求上,分析型的就是分析,事务型的就追求增删改并发锁。


第三,业务模式。还记得红旗是怎么死的么?国家给养死的!成天就想着拿国家扶持资金也就罢了,但不能把这当成主业啊,还要进行商业运作嘛。扶持是应该的,但自己不出去跑,不是等死么!有幸我服务的那家还是不错,其中3个月做了70次交流,做了19次测试。别问结果,当然是成单率不高,本来就是弱势产品嘛,这也是痛的原因;但有这么多客户愿意聊,愿意测,也是很快乐的!


第四,用户。终于要怪罪别人啦!作为用户,你们一家比一家不缺钱,倒是帮我们一下嘛!哪怕给个10万块,找个边缘系统的边缘业务让我们跑跑撒!当然这几年好多了,不少运营商、银行都开始简单用上了,但5、6年前的日子真不好过啊!

如果我是决策者,怎么也要找个场景让至少一家厂商来练练兵,哪怕用了一年下了线,至少用实际应用检验了产品,没有成功,也得到了改进经验吧!

个人很看好国产数据库,甚至是离职了,还在推荐项目机会。但真要是做到分一杯羹,别的不说,集群以及集群的稳定性一定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性能。估计5年后吧,希望几大国产数据库厂商能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

闪耀DTCC | 以“数据”的名义竞技,看国产数据库如何突围?

 我知道一种学习

于坚

闪耀DTCC | 以“数据”的名义竞技,看国产数据库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