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首先MongoDB由数据库(database)、集合(collection)、文档对象(document)三层次组合,这三个概念对比关系型数据库的话,类似数据库,表,单条记录(元组),是一级级的包含关系。

 现在通过mongo命令打开mongo shell,运行命令:

1.show dbs/databases :显示所有数据库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2.use [数据库名]  :进入或切换到指定的数据库中(在MongoDB中,数据库和集合都不需要手动创建,当我们创建文档时,如果文档所在的集合或数据库不存在会自动创建数据库和集合,没有创建main,却可以使用main)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3.db :显示当前使用的数据库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4.show collections :显示数据库中所有的集合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接下来进行CRUD操作:

C操作[向当前main数据库中的students集合中插入一条文档{name: "zhangsan", gender: "男", age: 20}]:

db.<collection>.insert(doc)

db.students.insert({name: "zhangsan", gender: "男", age: 20})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插入记录后main库和students集合都有了。

R操作[查询刚才的记录]:

db.<collection>.find()

db.students.find()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U操作[修改名为zhangsan的学生记录,将其年龄改为21]:

db.<collection>.updateOne(<filter>, <update>, <options>)

db.students.updateOne({name: "zhangsan"}, {$set: {age: 21}});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D操作[删除这条学生记录]:

db.<collection>.deleteOne( <filter> )

db.students.deleteOne( {name: "zhangsan"} )

 NoSQL型数据库——MongoDB体验(002)——MongoDB 简单使用

 

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更复杂的还得查阅资料,比如说官方doc

这里留一个问题,如何在前面的文档数据基础上更新,比如将年龄+1,而不是直接设置成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