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号,我是这么想的
12月5号晚上一个人留在了实验室,为了"预习"热学,12月6号看了接近2小时的书后,忍住想看小说的冲动,打开了****程序人生专栏,打算找一些励志的文章来读读,却发现看完几篇后心凉了。
这个作者感觉人到中年,但是生活不尽如意,想跳槽涨工资但是自己技术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同时也害怕竞争不过"小鲜肉"们,这个虽然我现在还是一个大学生,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些中年程序员的生活压力之大,但是我想说的是,学习不能停止,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序,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之前看过的那篇深圳2300元工资女工,坚持不懈的努力,结果到了美国拿了offer年薪10w美元,再看看下面的这个:
看到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想起我爸的一句话:"现在大学,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上有老,下有小的限制,抓住机会学习",是的,大学确实是学习的好时机,不用想着赚钱为生计劳累奔波,不需要想着家里的柴米油盐 ,想想自己过得这1年3个多月,确实有点混蛋,考试前临时"预习",考试成绩也还行,但是上课的时候时间去哪了?我仔细想了想,开学的前几天发誓这学期要好好学习,但是在听完第一节课之后,感觉老师上课进度太快,完全跟不上,后来就一直跟不上(模电感觉好久没学了),所以老师上课的那段时间,我要么是低头玩手机或者是在做其他的事情(写物理实验报告等等,玩手机浪费时间居多),逃课了3次,被点到了2次,不好意思再跟辅导员请假条,毛概课上基本没听过,全花在看小说上了,物理高中大部分学过,所以物理课有时候听,有时候是来干别的事(看小说居多),到了考试前夕才开始复习(预习),甚至经常像现在这样考试前还想着娱乐。
虽然前几次考试前复习的效果不坏,但是我感觉很难受,一方面,大学的课程很难,学校老师讲的基本都不怎么样,但是课本上的东西真的很深奥,我觉得应该像段先生一样,上课不听课的话应该自己在MOOC上找到合适的老师系统的学习一门课,这样上课的时间才不会浪费,大学学业的知识要求才能达到。至于课余的时间,我觉得还是妈妈说的话有道理:先把老师的任务给认真完成了,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学期,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模电作业认真做了,后面基本上是抄的系统答案,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而且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个一定要改,最近在学Java以及配置一些Kali的东西,自己的缺点一定要改,有错误一定要承认,自己的缺点有要认识清楚,这是好事。
另外,看到另外一篇文章,手机对我来言确实是一个"坏东西",我总是忍不住去看小说,有时候学Java学到不想敲代码的时候就会看小说,看完后往往会感觉缺少了什么,心里巴不得再接着看下去,小说虽好,大学更重要,我今后应该多出去走走,当感到烦躁的时候,风景和散步说不定会让我有更多的感触,再说整天盯着电子屏幕,眼睛负荷很大,应该放松一下,疏解眼睛的疲劳。手机娱乐要适度,我应该坚持forest种树,吃饭的时候回复一下微信和QQ的信息,其余的时间都种树吧。
最后,在网上买了一个睡袋,打算以后就在实验室睡觉了(强制自己早起,在宿舍就感觉时间没了,室友在一起没有学习动力),生活用品基本都充足了,除了一个脸盆,就像小鹿一样,大三一年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学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学习,加上实验室晚上的环境很好,没有人打扰,还能自己烧水泡脚,大二了,不早了,早点准备,另外想起了看过的那篇文章,深有同感,大学先学精一门,再尝试着学别的东西,像我之前从开始的前端学习、Python再到Java,学的不精通就相当于没学,电设班的那里先退掉吧,毕竟不是很感兴趣而且时间不多了,我得花时间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智能硬件实验室的事情不算多,每周的那个见面会就当做是一个阶段的Java学习汇报和总结了,微信公众号和****博客上的文章尽量每天都发一篇,督促自己的学习。
这个是自己的感想,希望下次再发这种感想,不是因为后悔,而是因为拼搏的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