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存储管理1
一.基本分区
1.磁盘简介
名词:磁盘/硬盘/disk是同一个东东,不同于内存的是容量比较大。
类型:从工作原理分为机械和固态
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俗称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
图示:有一种磁流体玩具和磁盘相似
尺寸:3.5英寸
2.5英寸1.8英寸
接口:早期IDE —— 现在SATA I/II/III
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转速:5400rpm 7200, 10000, 15000 笔记本普遍转速5400转。
厂商:西部数据,希捷, 二流厂商:三星/日立/金士顿
术语:1)盘片:一块硬盘有若干盘片,每个盘片有可以存储数据的上、下两盘面(Side)。这些盘面堆叠在主轴上高速旋转,它们从上至下从“0”开始依次编号。2)磁道:每个盘面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3)扇区:将一个盘面划分为若干内角相同的扇形,这样盘面上的每个磁道就被分为若干段圆弧,每段圆弧叫做一个扇区。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引导扇区。4)柱面: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称作柱面。命名:kermel(实时操作系统)对不同接口硬盘命名方式
RHEL7/centos7:
IDE(并口)/dev/hda /dev/hdb
SATA(串口)/dev/sda /dev设备文件目录 sda是一个文件 s代表sata就是串口 d代表磁盘 a第一块 /dev/sdb 同理
分区方式
MBR
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是位于磁盘最前边的一段引导
MBR支持最大的磁盘容量是 <2TB。设计时分配4个分区
如果希望超过4个分区,需放弃主分区,改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fdisk命令
GPT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GUIDPartition Table,缩写:GPT)是一个实体硬盘的分区表的结构布局的标准。
GPT 支持大于2T的硬盘,支持128个分区
2.管理磁盘
添加磁盘:先关闭虚拟机电源,编辑虚拟机设置,增加磁盘。管理磁盘流程三部曲:分区,格式化,挂载。
2.1查看磁盘信息:方法1 /dev/sdc及下面的相当于购买的新磁盘。
方法二 名称 设备类型 序号 是否可移动设备 大小 是否只读 磁盘或分区 挂载点
2.2创建分区:启动分区工具fdisk,进入会话模式:敲击字母“n”键新建分区,点击p键 选择主分区或扩展分区。选择分区号,回车选择扇区,输入分区大小后回车(根据实际环境划分),最后输入w保存信息,刷新分区表partprobe查看分区结果fdisk -l 。
2.3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2.4手动挂载创建挂载点,一个分区一个挂载点,查看挂载点,df -hT mount 都可以
[[email protected] ~]# mkdir /mnt/disk1对应图表
mount看的是有没有特殊属性
2.5mount属于临时挂载,解决挂在重启失效问题,写入自启动文件。
2.6 磁盘分区的数量不能超过4,放弃一个主分区,选择创建扩展分区
123主分区4是扩展分区
重启后挂载消失,需要永久挂载。fstab
二.逻辑卷(pv vg lv)
pv:将物理磁盘转换成物理卷 ——PV
vg:创建卷组vg

swap大小:
推荐:
设置交换分区大小为内存的2倍
生产;
大于 4GB 而小于 16GB 内存的系统,最小需要 4GB 交换空间;
大于 16GB 而小于 64GB 内存的系统,最小需要 8GB 交换空间;
大于 64GB 而小于 256GB 内存的系统,最小需要 16GB 交换空间。
查看当前的交换分区:free -m增加交换分区:准备分区,格式化,挂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