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整理(1)
异步通信::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传输,每个字符一位一位地传输,并且传输一个字符时,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每一个字符的前面都有一位起始位(低电平,逻辑值),字符本身有5-7位数据位组成,接着字符后面是一位校验位,最后是一位或一位半或两位的停止位。
例如:
已知异步串行通信的帧信息为0110010101,其中包括: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校验位、1个停止位,此时传送的是什么字符?采用的是偶校验还是奇校验,校验位是“1”还是“0”? (10分)
答:
从帧序列中可以得到数据序列为1100101,而在穿行通信中是低位先传输的。故正确的数据序列为1010011,即53H。易知该数据为大写字母“S”的ASCII编码。校验位为“0”,因7个数据位和校验位中“1”的数目为偶数个,故为偶校验。
8086系列RAM:
实模式中,8086系列CPU总共能够访问1MB的RAM,
从某种概念上而言。这1MB的RAM可以认为是一个从 00000H到FFFFFH的连续块. 实际上,这个连续块被分为多个64KB的子块,例如从 0000H到FFFFH的块.
这主要是为了与Intel早期的8085处理器保持兼容. (8085只有可以访问64KB内存的16条地址线(216 = 64K))
架构:
地址总线:
如果寻址I/O,地址总线包含0000H至FFFFH的I/O地址。
如果寻址存储器,总线的宽度依赖于微处理器的架构: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大多数计算机系统至少有4条控制总线连接 (低电平有效).
MRDC ( 存储器读控制 ), MWRC, IORC (I/O 读控制 ), IOWC
例如:
- 某以8088为CPU的微型计算机内存RAM区为00000H~3FFFFH,若采用6264(8K×8)、21256(32K×4)各需要多少芯片?其各自的片内和片间地址线分别是多少(采用全地址译码方式)? (10分)
答:
RAM区域00000H~3FFFFH的大小为3FFFFH-00000H+1=40000H=256K。又8088的数据宽度为8位,故内存区域大小为256K×8bit。
- 若采用6264(8K×8)来构成该RAM区域,则需要(256K*8)/(8K*8)=32(片)
因为6264的地址线为8K=213,故片内地址线为13根线,片间地址线为20-13=7根线。
- 若采用21256(32K×4)来构成该RAM区域,则需要(256K*8)/(32K*4)=16(片)
因为21256的地址线为32K=215,故片内地址线为15根线,片间地址线为20-15=5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