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的创建、等待与终止
进程创建
使用fork函数来创建进程,它可以从已存在的进程中创建一个新进程,新进程为子进程,原进程为父进程。
进程调用fork,当控制转移到内核中的fork代码后,内核:
- 分配新的内存块和内核数据结构给子进程
- 将父进程部分数据结构内容拷贝至子进程
- 添加子进程到系统进程列表中
- fork返回,开始调度器调度
进程创建的代码:
运行结果:
可以从结果看出新产生了一个pid为4060的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子进程,pid为4059的进程是父进程,在子进程也进入到进程列表后,调度器开始调度父子进程的具体运行。
进程等待
为什么要进行进程等待?
- 子进程退出,如果父进程不理会,有可能造成僵尸进程问题,从而造成内存泄漏。
- 一旦产生僵尸进程,这个进程就不能被kill掉了。
- 父进程派给子进程的任务完成的如何,我们需要知道。如子进程运行完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或者是否正常退出。
- 父进程通过进程等待的方式,回收子进程资源,获取子进程退出信息。
进程等待可以使用wait或者waitpid的方法,具体见以下代码:
wait(NULL):阻塞等待任意一个子进程退出,获取返回值,并且不关心子进程退出状态。
waitpid(-1,&status,WNOHANG):-1表示等待任意一个子进程,pid>0时为等待指定子进程。status包括进程的相关退出信息。WNOHANG表示设置为非阻塞状态。
运行结果:
可以看出非阻塞等待了3秒钟之后子进程退出,返回退出码,并且父进程开始运行。
进程终止
进程退出场景分为三种:
- 代码运行完毕,结果符合预期
- 代码运行完毕,结果不符合预期
- 代码异常终止
正常终止:1、从main返回。2、调用exit。3、_exit
异常退出:ctrl+c,信号终止
具体代码:
此时是使用exit退出进程,运行结果如下,刷新缓冲区打印后结束。
使用main函数返回return是同样的,会先刷新缓冲区打印后结束,但调用_exit则不会刷新缓冲区,直接丢弃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