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内存模型及垃圾回收机制】学习笔记

JVM 运行时数据区(逻辑结构)

【JVM内存模型及垃圾回收机制】学习笔记

JAVA Memory Model(JAVA内存模型)

堆内存

新生代

8 eden:新生对象
1 survivor from
1 survivor to

回收算法: 标记-复制(将可用内存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用其中一块,当这块用完后,把活着的对象移动到另一块,清除这块内存)
Minor GC时,对eden和from区域进行回收,存活的对象移动到TO,下次GC时,从TO复制到FROM ,再次进行GC。

老年代

存放生命周期较长、较大的对象
回收算法:标记-整理(标记可回收对象,将存活对象移动到一端,清理掉端外内存)
Major GC/Full GC

持久代

存储类的元数据
Major GC

判断哪些需要被垃圾回收

1.引用计数法

被引用次数为0,才会被回收

2.可达性分析

GC Roots 到目标是否具有可达性
可以作为GC root的对象有:
1.局部变量表中应用的对象
2.方法区中:静态变量引用的对象、常量
3.本地方法栈中JNI引用的对象

不可达不一定进行回收,先判断是否需要调用finalize(),如果需要,调用后,对象没有重新建立引用,则进行回收。

-xx: +printGC 输出GC日志

引用

强引用:

只要引用存在,垃圾回收器永远不会回收

Object obj = new Object();

软引用:

非必须引用,内存溢出之前进行回收,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

Object obj = new Object();
SoftReference sf = new SoftReference(obj);
obj = null;
sf.get();//有时候会返回null
这时候sf是对obj的一个软引用,通过sf.get()方法可以取到这个对象,当然,当这个对象被标记为需要回收的对象时,则返回null;
软引用主要用户实现类似缓存的功能,在内存足够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软引用取值,无需从繁忙的真实来源查询数据,提升速度;当内存不足时,自动删除这部分缓存数据,从真正的来源查询这些数据。

弱引用:

第二次垃圾回收时回收,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Object obj = new Object();
WeakReference wf = new WeakReference(obj);
obj = null;
wf.get();//有时候会返回null
wf.isEnQueued();//返回是否被垃圾回收器标记为即将回收的垃圾
弱引用是在第二次垃圾回收时回收,短时间内通过弱引用取对应的数据,可以取到,当执行过第二次垃圾回收时,将返回null。
弱引用主要用于监控对象是否已经被垃圾回收器标记为即将回收的垃圾,可以通过弱引用的isEnQueued方法返回对象是否被垃圾回收器标记。

虚引用:

垃圾回收时回收,无法通过引用取到对象值,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Object obj = new Object();
PhantomReference pf = new PhantomReference(obj);
obj=null;
pf.get();//永远返回null
pf.isEnQueued();//返回是否从内存中已经删除
虚引用是每次垃圾回收的时候都会被回收,通过虚引用的get方法永远获取到的数据为null,因此也被成为幽灵引用。
虚引用主要用于检测对象是否已经从内存中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