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室战争的价值体系
大家好!我是 渣rah,从玩皇室开始到开始动笔这篇文章半年多了,跟大家聊聊我的对这款游戏的理解,希望或多或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在正文之前,就正文内容,简要说几点。
1. 内容侧重于理论,可能比较枯燥;
2. 为了方便写作,正文部分默认对战为1v1天梯模式,所有数据为锦标赛等级数据,即1/4/7/9的卡牌等级与9级的公主国王塔等级;
3. 侧重于更加宏观的分析,不会深入细化,像卡牌搭配、出牌顺序和兵种站位会很少甚至不涉及;
4. 因为分析侧重于宏观,很多内容会比较浅显,会有很多废话,甚至可能推理很多得出的结论也是废话。但是为了整篇文章看起来更有系统性,我依然会把这些废话都写出来,如果没有耐心,可以只看加粗红字。
正文
皇室战争的对战模式有费用与血量两个基础资源。游戏的胜利条件是摧毁更多的塔,即摧毁更多对面的血量资源——伤害,那么我们先从和胜利条件联系最为密切的这一要素,伤害,开始谈起。
第一篇: 伤害篇
伤害是取得胜利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要素,因为只有摧毁对面的塔,才有取胜的可能,而摧毁对面的塔,需要至少打出2534点对塔伤害。皇室中,所有伤害都要依托卡牌实现,而这些卡牌又有特殊的一类与对塔伤害直接挂钩:仅以建筑为目标的卡牌。
以下是具有该属性的所有卡牌:
考虑到在实际使用中,哥布林飞桶和骷髅召唤(坟头蹦迪)虽然卡牌描述不是仅攻击建筑,但实际使用几乎就是冲着塔去的,把这两种卡加进去;而冰人主要用来防守,攻城锤与骷髅气球阵亡产生的野蛮人与骷髅不是仅攻击塔的(天狗因为血量足,小天狗一般可以打到塔,就不考虑了),均算半张。共9.5张。
这些卡牌与我们天梯常见卡牌的印象,是高度重合的,我们在5月23日的12级皇室tv对这些卡牌做个采样,统计这些卡牌出现的概率,单张用实线标出,半张用虚线标出。
以上样本中,共24场比赛,48人次的套牌,几乎每一套都有这9.5张的身影,384张卡牌中,用到了54张上述卡牌。
所占比例达到了14.06%,而9.5占总83张卡(绿林大队不计入,下同)的11.45%。
上述抽样总的军队卡牌数量为269(哥布林桶、野蛮人桶和蹦迪在这里认为是军队,下同),这9.5张占比达到了20.07%,而9.5占59张军队卡的16.10%。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现象:直奔塔去的卡牌,使用率比其在游戏卡牌中的占比高,且其使用率高于其他军队卡牌。
要解释这么一个现象,我们先试图从游戏对局中分析。一个近战单位,在没有任何防守干扰的情况下,从桥头到塔下取决于这个单位本身的移动速度从快速到慢速,会遭受公主塔从498到1182不等的伤害,如果这个单位遭到防守单位如下图的拉扯,那么收到的伤害数字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该单位会在498到1182基础上多承受约16%的伤害。
基于三角函数最基本的运算,我们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结论,即拉扯位置越靠近空地中央,公主塔打出的伤害就越高——当然这是一句废话,肯定是拉的越远,公主塔伤害越高。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在行进路线中受到的伤害,如果考虑防守单位对该单位造成伤害,该单位停顿攻击防守单位时,遭受公主塔的伤害,这个数字会明显的更高。
这样的话,我们似乎可以解释直接上文只打建筑的卡牌有着更高使用率的原因——受防守拉扯相对影响小。同时,根据我们刚刚对伤害的计算,以及基于“只打建筑的卡牌使用率更高”的反推,就可以得出一个后面可能需要引用的
结论A:因为公主塔的伤害,防守方是天然优势的一方。
详细讨论更多的变量,就必须对引入卡牌讨论,接下来就不得不围绕另一个资源——费用展开。
第二篇: 费用篇
前文我们讲到,所有伤害都要依托卡牌实现。而所有的卡牌,都需要费用才能释放。游戏机制给双方的费用是相同的。如果像我们前文所说,打出并合理分配伤害,是胜利的条件,那么对费用的把控与操作,则是游戏的本质。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希望可以把费用的盈亏概念讲清楚。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卡牌交换后,消耗费用较对方少即为赚费,反之则为亏费。由于卡牌交换在单局游戏中是持续存在的、动态的,而费用的盈亏又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为了论述方便与严谨,我们截取卡牌交换完成的瞬间结算,并考虑场上的结余。
例:3费的万箭齐发与5费亡灵军交换,赚2费。
不考虑公主塔承受的伤害,4费狂暴樵夫打4费死野猪骑士后,自身为满状态,赚4费。
3费哥布林大队防守3费骑士,交换后剩余1匕首哥布林2投矛哥布林,折合2费,赚2费。
在确立这样一个费用计算方式后,我们再继续就结论A进行思维发散,既然公主塔让防守方存在天然优势,那么我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永远使用相对更少的费用进行防守,就可以保证公主塔在不受伤害很少受伤害地赚取费用。再用赚取的费用造成相对高效的伤害。这个思路是否可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天梯中的常见的自闭桶、速转猪、X弩卡组以及部分脏炮卡组,都是基于这一核心思路组成的卡组。
现在已知小费的防守体系可以依靠公主塔的优势,防守较高费用进攻。反过来,因为公主塔的输出是固定的,较高费用防守较低费用,并不能扩大这一天然优势。
除此之外,所有部队卡牌中,大体趋势是,费用越高,移动速度快的卡牌占比就越低。也就是说,宏观地看来,费用越高移动速度越慢。
那么单张高费卡牌无论是防守之后的反击,还是主动进攻都会给予防守方更多的反应时间以及更多的费用恢复,相当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真空期,而这个真空期很容易被小费卡组换路攻击。这在天梯对局中常见的石头人天狗被换家的剧本。同时这也是Mango大神提到的小费卡牌的优势之一——灵活。
既然小费卡牌这么强,高费卡牌在这个游戏中的意义何在呢?其实如果经历的天梯对战样本足够多,就会有这么一个感受:单张卡牌强度和费用曲线,不是斜率固定的直线增长,而是斜率越来越高的曲线增长,即:“一分钱一分货,两分钱三分货,三分钱五分货。”
如果天梯对战中,还能对着砍死两只精锐的半血皮卡说这是卡牌克制,那以下卡牌都是“第二杯半价”,则可以证明这一点。
结论B: 单张卡牌费用越高,单位费用的平均强度越高。
前文所说到,因为公主塔的伤害是固定的,高费卡牌防守相较低费卡牌不能扩大这一防守优势。现在我们假设进攻增加费用的投入,那相应的防守方也需要增加费用投入,因为公主塔的伤害固定,公主塔在防守中所占比例就会降低。在没有大型AOE防守的情况下,引申出
结论C: 进攻规模越大,防守方的天然优势越小 *没有大型AOE防守的前提下
如果我们综合结论B与结论C,高费卡防守后,因为公主塔的优势与自身卡牌价值加成,这张卡牌的赚取的费用一定高于账面费用差,再通过追加较低费卡牌形成防守反击,这个思路是否可行?或者通过堆积均费较高的卡牌(4费及以上)进攻,是否可行?答案都是肯定的,球狗、石头人、双王子胖子等天梯常见卡组,都是这基于这两种思路组成的套牌。
如果你熟悉最近几个月的天梯卡组,你就会发现其实最后两套其实是原版本的变种卡组。
两套卡组都是以舍弃茅草屋换取更强的爆发能力,在卡组有超高费单卡的前提下对卡组的小费化改造。我个人认为这些仅仅是改动而不是改良,因为建筑卡牌很多时候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伤害篇我们提到只打建筑的卡牌受防守拉扯的影响较小,而建筑卡牌则可以有效拉扯大部分这些单位。所以,所有的建筑都具有防御能力(是的,采集器放到防守位置的也能拉扯,当然这很傻),又因为拉扯又利用公主塔的防守,所以所有建筑都有赚费能力(采集器不是靠防守赚费的)。但是因为所有建筑都有持续时间,自身也会随着时间消耗而掉相应比例血量。所以不具有攻击能力的建筑(采集器除外)和骷髅墓碑,仅适合在对手进攻或者预判对手会进攻的timing点放置。具有攻击能力的建筑,包括X弩,迫击炮和出兵建筑(除骷髅墓碑),出兵建筑大多时候可以直接放置,以达到消耗赚费的目的。
第三篇: 价值转换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防守干扰,冰晶是可以攻击到公主塔的,91点伤害,考虑到冰冻效果带来的价值,净亏1费造成的伤害一定是高于91的;而没有其他单位的掩护,3个小骷髅是不可能公主塔的。就算把他们超时空传送到塔下,公主塔会先射死一个骷髅,第二个骷髅砍得出一刀,最后一个骷髅可以砍两刀,三刀共201点伤害,而这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根据卡牌的价值模型的期望,这个值一定是小于201的。所以,净亏1费所应该造成的伤害应该在91至201之间,这个跨度仍然很大,每个人也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经验取值。以下为了方便表述,这个值取我曾经作为参考的110。
结论B: 单张卡牌费用越高,单位费用的平均强度越高。
结论C: 进攻规模越大,防守方的天然优势越小 *没有大型AOE防守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