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线程的几种状态
新建(new)
新建一个线程的对象。
可运行(runable)
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调用该线程的start方法。或者该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等待被线程调用,已获取cpu的使用权。
运行(running)
可运行的线程获取了cpu的使用权,执行程序代码/
阻塞(block)
由于某些原因该线程放弃了cpu的使用权。停止执行。除非线程进入可运行的状态,才会有机会获取cpu的使用权。
-
1、 等待阻塞:运行中的线程执行wait方法,这时候该线程会被放入等待队列。(WAITING 等候)
-
2、同步阻塞:运行中的线程获取同步锁,如果该同步锁被别的线程占用,这个线程会成被放入锁池,等待其他线程释放同步锁。(BLOCKED 阻塞)
-
3、其他阻塞:运行的线程执行sleep或者join方法这个线程会成为阻塞状态。当sleep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该线程会进入可运行状态。(错的)
死亡(dead)
线程run mian 执行完毕后,或者因为某些异常产生退出了 run 方法,该线程的生命周期结束。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brother-four/p/6592207.html
优秀: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7458307?utm_source=tag-newest
前面的文章让我们对线程的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其实是错的,下面更好的了解:
通过查看State源码,线程共有6种状态
NEW、RUNNABLE、BLOCKED、WAITING、TIMED_WAITING、TERMINATED
分别对应于:
新建、运行、阻塞、等待、带超时的等待、终止
这里重点说等待和超时等待,
状态变为等待(WAITING)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Object里面的wait()方法//很常用
2、Thread.join()方法//很常用
3、LockSupper.park()// 重点
状态变为超时等待(TIMED_WAITING)有以下几种方式:
1、Thread.sleep(long)方法//很常用
2、Object.wait(long)方法//跟wait()不一样,添加了时间
3、Thread.join(long)方法//跟Thread.join()不一样,添加了时间
4、LockSupper.parkNanos// 重点,添加了时间
5、LockSupper.parkUntil// 重点,添加了时间
LockSupper.parkxxx()的使用最经典的是JDK5并发包,
1、在lock的时候如果失败,使线程等待;
2、在Lock实例的newCondition()对象Condition.await()。——相似于Object的wait()但更为强大,可以在等待期间不响应中断
无论是Object.wait()被Object.notify(),Thread.interrupt()还是Condition.await()被Conditon.signal(),Thread.interrupt()都会使被唤醒线程状态由WAITING、TIMED_WAITING 先转为BLOCKED,因为此时唤醒线程并没有释放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