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RUP实战之准备工作
1. 了解问题领域
l 了解业务概况
在项目正式启动前需要考察和评估企业的业务模式,这些工作包括项目背景调查、业务前景分析、业务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等。将初步了解项目的产生原因、运行环境、系统规模、软硬件环境以及客户期望。在RUP中以上内容汇集到被称为《前景》的文档中。
l 整理业务目标
业务目标又称为业务前景,是对要建设的系统的展望。一般会根据业务概况的了解整理业务目标。
2. 做好涉众分析
了解业务概况和业务目标以后,系统分析员最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了解业务细节,而是去发现与这个目标相关的人和物。
l 什么是涉众
涉众是与要建设的业务系统相关的一切人和事。
l 发现和定义涉众
1) 业主
2) 业务提出者
3) 业务管理者
4) 业务执行者
5) 第三方
6) 承建方
7) 相关法律法规
8) 用户
l 涉众分析报告
一份完整的《涉众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涉众概要
涉众概要首先为每个涉众编号,然后说明每个涉众的基本信息和涉众在系统中的角色。可以通过客户的岗位手册、业务手册等相关文件中获取相关的涉众信息。注意:在涉众分析时只描述涉众的期望和基本情况,不要进入业务细节。
2) 涉众简档
涉众简档描述涉众在系统中承担的职责,以及涉众在系统中的成功标准。通常每个涉众编写一份简档。
3) 用户概要
用户概要说明代表涉众使用系统的用户说明,指的是计算机的预期操作人员。用户概要描述一般包括用户概况、特点和用户使用系统的方式。
4) 用户简档
用户简档用来对用户代表进行描述。
5) 消费者统计
消费者统计说明系统的预期使用人群和他们的特点,使用系统的频率和方式,消费者对此系统的普遍期望。
3. 规划业务范围
应当根据项目周期、项目成本、可行性分析等许多因素,衡量项目可以容纳的业务范围。
1) 规划业务目标
规划手段可能是:
u 取消一个业务目标
u 调整一个业务目标
2) 规划涉众期望
规划手段可以是:
u 取消一个涉众
u 减少一个涉众期望
u 调整一个涉众期望
4. 整理好你的思路
根据涉众分析报告,可以编制出一份《需求调研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划分优先级
可以为涉众和涉众期望分别用数字划分出优先级,再用他们相乘的结果来排序。可以使用优先级矩阵来表示:
2) 规划需求层次
一般将需求分为三个层次:
u 第一层:业务架构
在这一层中,业务用例模型中的《业务用例视图》和《领域模型视图》被建立起来。
u 第二层:业务流程
在这一层中,包括《业务用例实现》、《用例场景》、《分析场景》在内的完整的业务用例模型和概念用例模型被建立起来。
u 第三层次:工作细节
针对每一个参与上述业务流程的参与者展开。
3) 需求调研计划
需求工作分三个迭代来完成:
u 第一个周期完成第一优先级期望的第一、第二需求层次的工作
u 第二个迭代周期完成第一优先级期望的第三需求层次,第二优先级期望的第一、第二需求层次和第三优先级期望的第一需求层次的工作
u 第三个迭代周期完成第二优先级期望的第三需求层次,第三优先级期望的第二、第三需求层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