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_day01 学习笔记 —— Linux概述、目录结构、运行级别、磁盘
Linux_day01
1. Linux系统概述
-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
- Linux 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
1.1 特点
- 开源:免费开放源代码
- 多用户:系统可以保证各用户之间的安全、隐私
- 多任务:同时开启多个应用程序
- 良好的界面:Linux同时具有字符界面(命令行)和图形化界面。DOS当时就是现在的cmd。
- 支持多平台:可以在多种硬件平台上安装和运行,如pc或服务器或嵌入式系统。
1.2 发行版本
- Red Hat:红帽子操作系统,非常不错的企业级Linux,但是由于该系统收费,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弃用了。
- CentOS:它诞生于RedHat企业Linux系统中的免费源代码,简单的说就是把RedHat系统中的收费软件卸载之后重新发布。后加入Red Hat
- 其他版本:Ubuntu(乌班图:最美丽的Linux)、Debian等
1.3 Windows和Linux系统的对比
Windows | Linux | |
---|---|---|
源代码 | Windows 系统只留出必要的接口 | linux 系统源代码完全公开 |
界面 | 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发生什么特大变化。 | 每个发行版本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界面,并且,各发行版本之间的界面互不兼容。 |
使用 | windows图形化界面使用起来相对简单。多尝试点击就可学会。 | Linux的图形化界面依然可以保持和Windows系统的学习方式;Linux的命令行界面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够掌握。 |
软件 | Windows系统平台同样功能的软件选择性比较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商业化软件。 | Linux系统相同功能的软件选择性比较低,但是几乎都是开源的。 |
稳定性 | Windows 系统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蓝屏甚至中毒。 | Linux 的主机连续运行一年以上不蓝屏、不关机是很平常的事 |
安全 | windows相对来说不是很稳定,不是很安全 | linux相对来说很安全。稳定性很好。 |
2. 目录结构
2.1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图:
- 相对路径:相对于当前所在位置而出发的路径。
- 绝对路径:以/(根目录)开始的路径。
“-”开头的是文件
“d”开头的是目录
2.2 重要目录
-
家目录
- /root 根用户
- /home/{UserName} 普通用户
-
普通用户可执行的文件
/bin, /usr/bin ,/usr/local/bin -
系统管理员可执行的文件
/sbin, /usr/sbin, /usr/local/sbin - 配置文件目录 /etc
- 临时文件目录 /tmp
- 存放应用程序和文件 /usr
- 启动Linux的核心文件 /boot
- 系统信息 /sys
2.3 相关格式
文件或目录名:
- <=255个字符;
- 区分大小写;
- 不能使用“/”;
- 不允许创建与系统已有的相同名字的目录。因为不好区分,也防止某些软件无法自动进行识别。
命令格式
- 命令、选项、参数之间,必须有空格;
- 执行的时候,命令本身必须存在,选项和参数可有可无。
- 选项和参数也可以有多个的存在。
- 执行时,如果有多个选项,可以拼在一起写:
ls -a -l 可以写成ls -al - 执行时,如果有多个参数,参数之间必须有空格隔开
ls /root /etc
- 执行时,如果有多个选项,可以拼在一起写:
- 执行时可以没有选项、参数的命令
ifconfig
2.4 获取命令帮助
-
man ls 命令
优点:内核自带
缺点:大部分的帮助都是英文 - "ls - - help"命令
优点:部分命令提供中文
缺点:不是所有的命令都有这个帮助文件 - 问度娘
2.5 和目录相关的常见命令
- pwd:用于显示当前所在的完整路径
-
mkdir:用于创建一个目录。
-p 该选项用于创建多级目录。 -
cd:用于切换目录 | 路径
- . 表示当前目录
- . . 表示上级(父级)目录
- ~ 表示用户的家目录,如果在~后跟用户名,就表示要去到该用户的家目录。
- “-” 表示与上次所在目录进行切换。
-
ls:用于显示目录 / 文件的信息。
- -a:显示所有的文件夹内容(包括隐藏)
- -l:用于显示文件/夹的详细信息
- -h:与 -l 配合使用,可以显示文件的体积大小(自适应单位b,k,m,g …)
- -d:跟上指定的目录时,就会显示该目录的信息,不会显示目录下的文件
-
cp:用于copy(拷贝)文件/文件夹的命令。
如果拷贝的是一个文件夹时,需要配合选项-r来使用。
语法:cp [path]/file1 [path]/file2 -
mv:移动文件/文件夹,或给文件/文件夹改名
- 移动的语法:mv [path]/file [path]/
- 改名的语法:mv fileName1 fileName2
- touch:用于创建一个空白的文本文件,也可以修改文件/夹的时间戳
-
rm:删除
- -r 表示递归处理
- -f 表示强制执行
rm -r etc 删除当前目录的etc
rm -r /etc 删除根目录下的etc
- rmdir:用于删除目录使用,但只能删除空目录。
-
rename:批量改名
语法:rename 修改谁 改成啥样 谁符合条件
? 代表一个字符
?? 代表两个字符
eg: 原有数据foo1…foo9
rename foo foo0 foo?
修改之后文件名foo1…foo9就变成foo01…foo09
3. 运行级别
3.1 级别
- 0: 关机
- 1: 单用户模式 ,该模式下不提供网络连接,所以无法使用超级终端进行连接。
- 2: 无网络多用户
- 3: 命令行模式
- 4: 官方预留,未定义内容
- 5: 图形化模式
- 6: 重启
3.2 运行级别的切换、修改
-
查看当前的运行级别:
-
runlevel
N表示前面没有运行级别(null) -
who -r
-
runlevel
-
切换运行级别:
init 级别数字 -
修改默认的运行级别:
vi /etc/inittab
在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中,将默认的5修改为3,就表示以后开机时以命令行模式运行。 - 通过单用户模式进行配置文件的修改:
忘记root密码后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进入单用户模式,passwd命令即可修改root账户的密码。
4. 磁盘
-
磁盘在Linux系统中的标识:
- xvdx(x为a—z):Xen虚拟机硬盘(不常见)
- hdx(x为从a—d):IDE硬盘(已淘汰,读写速度低并且容量小)
- sdx(x为a—z):SCSI,SATA,USB硬盘
例:sda1 表示是系统中的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 主分区:用于安装操作系统,也可以用于数据的存储
- 扩展分区:该分区不能够直接使用,需在此分区上建立逻辑分区才能够只能。
- 逻辑分区:该分区只能用于数据的存储,不能用于系统的安装。
-
分区表:分区表就是支持硬盘正常使用的一个骨架,操作系统是通过它把硬盘划分为若干个区。
- MBR:比较老,有缺陷,由IBM公司提出,此分区表最大支持4个主分区和2TB容量。
- GPT(GUID):取消扩展分区,所有的分区都可以当作主分区。并且支持的硬盘容量18EB。
-
Linux系统的分区表工具:
- fdisk -l: 用于mbr分区表
- parted -l:用于GPT分区表
- df:用于查看分区的使用状态,此命令无法查看s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