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学习总结-缓存介绍
一、什么是缓存
1、缓存介绍
缓存就是把访问慢的介质,移动到访问快的介质中去,数据库一般是放在磁盘上的,磁盘的访问如果不优化的话比较慢,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是把数据移动到内存中,读内存比读磁盘快。
2、官方概念
在计算机中,缓存是一种高校数据存储层,其中存储了数据的子集,且通常是短暂性存储,这样日后在请求此数据时,速度比访问数据的主存储位置快,通过缓存可以高效重用之前检索或计算的数据。
二、为什么使用缓存
1、提高应用程序性能
访问内存比访问磁盘快,因而应用程序性能得到提升。
2、降低数据库成本
一个8u16g的配置,可以支持每秒2万的MySQL读取,如果同样配置内存读取,20-200万每秒的速度,前提是不限制宽带。这样等同于减少了8台MySQL数据库。
3、减少后端负载
做缓存做的最多的是在数据库层做的,数据存在数据库里面,通过java代码访问,每次访问比较慢,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连接一直占用。使用缓存,程序周转率高很多,程序的突破量就会上来,减少后端负载。
4、可预测的性能
数据放入到内存中,可以预测到什么高性能的场景
5、消除数据库热点
数据库里面有一些数据,可能需要经常访问,可以加载到缓存中,提高响应时间。
6、提高吞吐量
不只是数据库,还有程序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三、缓存使用场景
- 读多写少用缓存
经常读的数据我们需要提前加载到缓存中去,经常写的数据需要存储到数据库中。 - 高并发条件下用缓存
- 大平台建设必须有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