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讨论比特币期货这两天的行情与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http://news.hexun.com/2017-12-14/191973632.html
北京时间 12 月 11 日早上 6 点,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如期上线比特币期货合约,主力合约(即 1 月合约)开盘报价 15000 美元,随后一路高升,最高价达到 18600 美元,总体涨幅超过 23.6%,数次触发熔断机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期货与现货之间也因此始终存在 1000 美元左右的正溢价。
比特币经济学中最让人意外的是其供应数量很明确,需求却捉摸不定。比特币的开采速度很容易预测,而且与货币或商品等大多数其它资产不同,其最终供应量是事先知道的固定数量。
比特币的数量无论如何不会超过2100万枚。由于这个特点,其供应几乎完全没有弹性。
无论价格涨到多高,矿工挖到的数量都不会超过2100万枚。而且,价格上涨未必会刺激比特币挖矿速度加快。即使速度加快,也不过是诱使矿工目前挖到更多的比特币,但随着总供应量逐渐接近2100万枚的硬性上限,将来挖到的比特币会减少。
供应欠缺弹性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比特币的波动如此剧烈。与弹性供应的商品相比,无弹性供应的商品对需求变化的反应更为剧烈。需求也是如此:需求越欠缺弹性,价格对供应或需求的细微变化产生的反应越大。在下面的虚拟示例中,左边显示在正常弹性供应市场上,价格对需求增长的反应相对温和,而作为对比,在右边的无弹性供应市场上,价格对相同需求变化的反应更为剧烈
再回到刚开始的问题,我们普遍认为华尔街如果想要进军比特币市场,大概率会选择其最擅长的手段——做空,这也是他们希望比特币市场价格越走越高的原因之一。但无论是 CBOE 还是 CME,推出的都只是基于 cash-settled(现金交割) 的期货合约,也就是说投资者在进行比特币期货交易时并不需要持有、买入或卖出比特币,该合约只是对比特币价格的对赌,和你有没有比特币毫无关联。
请想一想2010-2011年比特币第一次熊市(价格下跌93%)后开采“难度”的走向。开采难度势不可挡的增长停滞了两年,直到价格回升。只有到2013年出现下一轮牛市,“难度”才开始再次增长。2013-2015年比特币熊市(价格下跌84%)后也有类似的现象。“难度”同样停止增长,直到下一轮牛市。从2017年末的价位来看,有理由认为“难度”会继续增长,但到比特币价格进入下一轮调整时,“难度”可能再次停滞。
因此,比特币的供应似乎至少有一点与石油和金属类似。当价格下跌时,生产商必须采取措施,遏制生产成本增长,甚至降低成本。虽然“难度”似乎从不下降,但从长期来看,计算能力的成本每年下降达25%。因此,如果“难度”在一年内左右摆动,挖矿的实际电力成本可能下降,因为执行相同计算量所消耗的电力会减少。金属和能源生产商在熊市后会设法降低成本,比特币采矿社群似乎也需要这样做。
在探讨需求之前,最后再讲一点关于供应的看法:坊间一直传言比特币创始社群控制着大约300万到500万枚比特币。若果真如此,价格上涨理应(并且可能会)鼓励他们卖出比特币,将其转换为法定货币或其它资产。如果考虑到这一点,比特币的供应在短期内或许并非完全没有弹性。贵金属市场也有类似现象。当价格上涨时,黄金和白银的回收量增加(二次供应)。但有意思的是,回收行为似乎是顺应价格而动,而非左右价格。对于黄金和白银,似乎只有开采供应量才会左右价格。同样,如果比特币的现有持有者卖其持有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币,这会导致短期供应增加,但对长期最终供应没有影响。
其实纵观这两天 CBOE 比特币期货合约的交易量,11 日当天主力合约总交易量为 3969 手,而 12 日主力合约总交易量目前仅 1500 手左右,预计不会超过前一天,显然目前参与合约交易的基本都是散户,主流投资机构仍未入场。而在有大机构参与之前,CBOE 的期货交易对于当前比特币市场而言影响力想必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无论是 CBOE 还是 CME,都是全球知名的期货交易平台,它们对比特币的认可同样意味着比特币正在与国际主流投资市场接轨,代表着迈向合法化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即使比特币市值增长速度再怎么惊人,仍旧只是游离在法律与监管边缘的灰色地带。例如在过去几年里,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均已出台比特币禁令,否定其合法地位。
总体上看,CBOE 乃至 CME 上线比特币期货对于比特币市场的影响大概能被划分为三个阶段:上线前期以及初期乃是极大的利好,大批新资金的流入令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随后在主流投资机构正式入场后,比特币市场有可能面临一个多空博弈的局面,考虑到当前市场的狂热程度以及价格的增长速度,华尔街以及其他的空头势力也许会有所行动;但由于当前比特币市场规模较小,上方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比特币逐渐在主流投资市场站稳脚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及金融机构甚至国家所认可,比特币很有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类型的金融产品,其市值以及金融地位也将水涨船高。
基本预判:
比特币的供应十分欠缺弹性。
供应欠缺弹性加剧波动。
挖矿“难度”和价格形成反馈回路。
挖矿“难度”是左右价格的主要因素。
价格也会影响挖矿“难度”。
交易量可能影响价格走势。
交易成本上升可能引起价格崩盘。
文章最后放一个彩蛋,CME的官网上,比特币指数的提供方居然是一家英国公司,老板是帝国理工的一位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