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形成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收集、分发、存储、处理和消费的重要载体
ARP主要特点如下:
1.资源共享
2.分散控制
3.分组交换
4.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
5.分层的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指通信线路项目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元素为 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
转发节点统称为接口信息处理机 ——IMP 专用于通信个计算机
广域网通信一般采用这种方式(接收到报文要根据报文目标地址决定把该报文提交给与他相连的主机买还是转发到下个IMP 这种同喜方式叫做存储-转发通信)
广播通信方式主要应用在局域网中:局域网中的IMP简化为一个微处理器芯片,每台主机or工作站中都设置一个IMP。
在广播通信系统中唯一通道为所有主机共享,任何主机发出的信息所有主机都能接受,信息包中的目标地址指明特定的接收站,在需要时可以用一个特殊的目标地址表示发送给所有站,这叫多目标发送
通信子网中转发节点的互联模式叫子网的拓扑结构
广域网常见互连拓扑架构是树形和不规则形
局域网中常用星型、环形、总线型等规则型拓扑结构
通信网提供远程联网服务,各种校园网和企业网通过远程链接形成Internet,叫做ISP
Internet server Provider
信息网提供web信息浏览、文件下载和电子邮件等传送服务 ICP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种:
接收端用于验证是都正确接受的差错控制信息
指明数据包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信息
所以网络必须具有差错控制功能和寻址功能
数据链路控制功能(DLC):通过节点正确传送(吧数据帧从发送节点正确传送到接受节点)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指遵从国际标准、能够通过互联而相互作用的系统
OSL/RM是一种分层结构,每一个开放系统都由一些连续的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处于开放系统和分层的交叉点上,一个层次有所有互联系统的同一行上的子系统组成。
每一个互联系统逻辑上是由物理电路控制了子系统、分组交换子系统和传输子系统等组成,而所有互联系统中传输控制子系统共同形成了传输层
OSI/RM用抽象服务原语说明一个功能层提供的服务
服务可以看作层间的接口
OSI只为特定层协议的运行定义了所需的原语和参数,而互连系统内部层次之间的局部流控的原语和参数,以及层次之间交换状态信息的原语和参数都不包括在OSI服务定义之中
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4种服务原语,请求原语、请示原语、响应原语、确认原语
1.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n+1实体连接远方n+1的连接时,必须给当地的sap提供远处的sap地址。n连接后,n+1就可以用自己一段的CEP引用连接
2.多路复用和分流
2.1.一一对应式:每个n连接建立一个n-1连接上
2.2.多路复用式:几个n连接多路范文同一个n-1上
2.3.分流式:一个连接建立在几个n-1上,被分配到几个n-1上进行传输
1.应用层
OSI最高层,直接为用户服务,提供分布式处理环境,应用层管理开放系统互连,包括系统的启动、维持和终止,并保持应用进程间建立连接所需的数据记录,其他层都是为了支持这一层的功能而存在的
2.表示层
表示层的用途是提供一个可供应用层选择的服务的集合,使应用层可以根据这些服务功能解析数据的含义,表示层关心的是传输数据的表现方式、他的语法和语义。表示服务栗子有统一的数据编码、数据压缩格式和加密技术等
3.会话层
支持两个表示层之间的交互作用
a.吧两个表示实体结合在一起,或者分开,这叫会话管理
b.控制两个表示实体间数据交换过程,例如分段同步 ——会话服务
4.传输层
在低层服务基础上提供一种通用的传输服务。利用这种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而不用考虑下层通信网络的工作细节,并使数据传输高效进行
传输层用多路复用或者分流的方式优化网络传输效率
5.网络层
通信子网,通过网络连接交换传输层实体发出的数据,网络层把上层传来的数据组织成分组在通信子网的节点间交换传送。路径可以是固定不变,也可以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动态变化的,防止网络中出现局部拥挤或者全面阻塞,网络层应该还有记账功能,根据通信过程中交换的分组数收费
6.数据链路层
建立、维持和释放网络实体之间的数据链路
相邻节点的数据交换是分帧进行的,各帧按顺序传送,并通过接收端的校验检查和应答保证可靠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对损坏、丢失和重复的帧能进行处理。数据链路层把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合在一起进行。
7.物理层
规定通信设备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的特性,用于简历、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间的链接
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
SNA
一种以大型主机为中心的集中式的网络
主机运行ACF/VTM服务
1.物理层(采用国际标准)
2.数据链路层(SALC,同时支持IBM令牌环网或其他局域网协议)
3.路径控制层PC(一对节点8条虚电路)
4.传输控制层TC(加解密功能)
5.数据流控制层 DFC根据请求和响应对会话方式和会话过程进行管理,决定数据通信方向、方式数据流的中断和恢复;
6服务层PS定义数据编码和格式,也复制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同步
7.事务处理服务层TS 为用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