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技术解析】本体的跨链应用技术

原创 |   本体社区成员@澳航CN

原文 |  https://m.lcyoufu.com/#/articleDetail?articleid=181149&inviter=N5QP&VNK=e10c7681

        区块链技术为解决信任危机而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缺失,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公链作为区块链项目的基础设施,在缺乏有效行业标准和监管措施的大环境下,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以自己认可的方式个性化的野蛮成长着,它们自己制定协议和规则,在自己的链上痛并快乐着。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封闭的体制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互联网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得益于信息的共享,但是由于缺乏信任公链项目终止了这种共享,于是互相联通成了迫切的刚需,跨链技术随之而来。

【本体技术解析】本体的跨链应用技术

       跨链Cross-Chain可以理解为在不同链之间信息互通、价值传递、打破行业壁垒,也可以理解为桥,为不同的链搭建的交流通道,实现信息孤岛的贯穿联通。

       对于不同链上的用户来说如果需要转移数字资产,传统的做法是找第三方媒介,用户需要将A链上的资产兑换成第三方媒介的等值资产,在用第三方媒介的等值资产去购买B链上的资产,从而完成资产转移,核心问题是A链和B链没有信任机制不能够直接完成兑换。现实中如果我需要将持有比特币兑换成以太坊,数字货币交易所就是第三方媒介,我需要把钱包中的比特币先充值到该交易所,让后通过交易所来完成兑换,然后在提到自己的钱包,这个过程对于小白来说相当的麻烦和繁琐,那么跨链技术正是为解决类似问题而来。

     目前主流的跨链技术有如下几大类:

1、公证人机制(Notaryschemes)

2、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

3、哈希锁定(Hash-locking)

4、分布式私钥控制(Distributedprivate key control)

5、混合技术(公证人+sidechain)

       早期跨链技术包括以瑞波和BTCRelay为代表,它们更多关注的是资产转移;现有跨链技术以Polkadot和Cosmos为代表更多关注的是跨链基础设施;新出现的FUSION实现了多币种智能合约,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公有链,在其上可以产生丰富的的跨链金融应用。

       本体公链白皮书上这样解读,本体是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链网体系,结合了分布式多维实体认证体系,纳入了分布式多源信息交换协议、分布式数据协同、分布式流程、分布式社群、分布式存证等业务领域基础模块,实现分布式的点对点的信任体系,构建跨链、跨系统、跨行业、跨应用和跨终端的分布式信任基础体系。可以看出本体核心定位就是构建一个跨多维度的包容性公链,让更多的区块链项目实行互通,最终形成一个多链并存、互相繁荣的区块链世界,这也是区块链最终的发展趋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对于很多公链狭隘的自我发展理念,本体公链的胸襟更加的广阔,这也注定了它将成为一块不凡的信任基石。

       跨链从来不是一个项目能够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各链之间相互信任,这就牵扯到了共识的问题,业界也一直在跨链的技术上进行尝试和沟通,但是如何形成有效的机制和规范依然是个棘手的问题,2019年3月26日下午,在全球区块链(杭州)高峰论坛的圆桌会议上,本体创始人李俊表示我们对跨链理解以及技术战略性的考虑,跨链不是一个单一协议的问题,而是协议群的问题,跨链像国家与国家交往,对于本体当中跨链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松耦合的,包括分布式的身份映射和数据交换,还有资产层和事物层,最下面是共识层跨链,现在业界没有特别完整的方案,大家都在探索当中,这一层是最有价值也是难度最高的一层。也就是说目前的跨链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各公链也没有达成战略性一致,这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和发展。

       本体公链在自身内部已经进行了跨链设计,通过主链与侧链的设计既进行了跨链应用,又在内部实现了链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更好地为本体网络发展保驾护航。

【本体技术解析】本体的跨链应用技术

       本体的多链设计采用双层结构,Ontology作为当前的主链,负责侧链的注册以及资产抵押等事宜。侧链既可以是与主链架构相同的同构链,也可以是异构链。侧链需要向主链进行注册,等待主链治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即可**与主链或者其它侧链间的跨链交互。本体侧链在向主链注册时,需要抵押一定量的ONG资产防止其作恶,并在注册提交该侧链的创世块区块头等基本信息。从注册伊始,直至侧链需要从主链退出时,本体Relayer都会实时监听侧链的情况,若监听到当前区块头的StatesRoot与实际运行的StatesRoot不符,可立即提交该证明到主链中,并获得相应的激励。Ontology主链、各条同构侧链及异构侧链形成本体整个链网体系,在这个链网体系中使用ONG作为统一的燃料手续费和矿工费。

      目前所有的主流公链都在进行跨链设计,本体由于自身独特的双通证设计及多链双层结构,保证了两条链之间通过双通证的抵押来互相监督,也保证了链的安全与持续发展,接下来本体公链将在如何与其他公链达成协议,共同制定行业规范上稳步前进,我们预期跨链终将为我们带来一个区块链大同的世界,我们将享受最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