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学习-1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2.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3.数据项:一个数据元素可以分为若干个数据项,数据项不能再进行加工和处理,是最小单位。
4.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二.什么是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注:数据元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有某种特定的关系,这种数据元素的关系称为”结构“。(结构 = 实体 + 关系)
2.数据结构的形式定义为一个二元组:
Data Structure = (D,S)
D:为数据元素的有限集。
S:为D上关系的有限集。
三.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
1.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与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物理结构(或储存结构)
3.数据的运算
1.数据的逻辑结构:
a.集合:元素仅属于同一个集体,别无其它关系。
b.线性结构:线性结构 存在一对一关系,序列相邻,次序关系。
c.树形结构:存在一对多关系,层次关系。
d.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多个的关系。
2.数据的物理结构:
a.是逻辑结构到存储器上的应用。
b.两种主要的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结构:借助元素在在储存其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链式存储结构:通过附加指针字段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