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7收官 看华为释放合作伙伴潜能的价值
秋天,是个畅谈收获的季节。今年3月,三辆承载华为ICT生态理念“火种”以及ICT联合创新成果的大卡车,于长沙兵分三路,迎着春风出发,穿越国内近300座城市,在这个丰收的秋天满载而归,也标志着“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7”旅程的圆满收官。
毫无疑问,此次“ICT生态之行”,正以燎原之势将华为生态理念带到全国各地。华为收获的不仅有来自国内各地行业用户和各领域生态伙伴的认可及参与,还有对自身“平台+生态”双轮驱动战略成功实践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华为和生态伙伴所推动的繁荣生态正在从构想加速成为现实。
ICT生态之行三大价值
今年3月22日,伴随于长沙举办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的落幕,“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7”也正式宣布启航。
至9月1日,这场历时6个月,覆盖国内近300座城市的“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7”圆满落幕,一系列的数字也凸显出这趟ICT生态之旅的成果非常丰厚。
此次ICT生态之行足迹踏遍了国内30余个省会城市和240多个重点城市,整个生态执行期间,用户与合作伙伴共进行了400余场主题演讲,华为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案例展示超40个,为合作伙伴提供的展台超过350个。参展总人数超过了55000人,其中包括行业客户25000人,合作伙伴22000人。
同时,从软性指标来看,活动所属会议无论在举办内容还是质量上也都实现双提升,而参展伙伴的专业性也较以往区域活动有着较大提升。
在我看来,华为“ICT生态之行”所带来的价值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而言:
第一,通过这次ICT生态之行,无疑将华为在生态伙伴大会所宣布的最新生态构建理念迅速传递至全国,并推动了繁荣生态的落地,也预示着华为生态愿景已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燎原之势。同时,通过对领先、开放的ICT基础设施平台优势的展示,华为吸引了更多的区域生态伙伴加入到新生态体系中来。
第二,通过此次“ICT生态之行”,华为将与生态伙伴、用户携手,将基于华为ICT基础设施平台的联合创新解决方案,深入推介到区域市场。以助力生态伙伴、区域用户以及华为实现三方共赢。此举也成为华为联手生态伙伴及用户进一步打造“数字化转型共同体”目标的具体体现。
第三,作为一场流动着的生态盛宴,此次“ICT生态之行“受到了区域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欢迎,说明活动的本身是成功的。活动不仅极大引发了区域生态伙伴的共鸣,也是迎合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之举。这同样也证明了华为“平台+生态”双轮驱动战略的正确性。
搭开放舞台释放伙伴潜能
过去几年,在华为与伙伴合作的关系中,“开放”这个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放”已成为华为生态体系构建理念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因此,“ICT生态之行”作为华为打造的一个开放性平台,也成为生态伙伴展示自我实力及价值的一个绝佳舞台。
据介绍,此次活动的展台为各区域提供了350平米大型通用模块化流动展厅和智慧城市展厅两种选择。其中,通用模块化流动展厅以云管端协同的ICT基础设施为平台,围绕OpenLab、大服务和人才生态建设,使能生态伙伴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能力,最终结合各区域客户的实际业务需求,全面呈现了华为与生态伙伴的联合创新成果。
此外,在“ICT生态之行”行程中,共有六位核心合作伙伴跟随华为一路同行。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展示自身实力及联合创新方案成果的有利契机,同时也是一个联接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交流平台。
例如,在北线的呼和浩特站活动上,伟仕佳杰通过分析当今信息化发展趋势、国家政策、高校的业务挑战,以及对华为云数据中心架构、校园云双活、数字图书馆、云桌面、校园云网盘等多个解决方案进行讲解,深入切中了教育行业客户需求痛点,得到了当地客户的赞誉和良好反馈。
在东南线活动中,中建材信息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这些区域伙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中建材信息未来能够更好地为区域伙伴提供增值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西南线活动重点城市乌鲁木齐站活动上,联强国际协同华为设立了政府、电力、企业综合三大行业分论坛,同时还特别设立了云合作伙伴招募分论坛。通过这一论坛活动,联强国际寻找到了很多在云时代有意愿、有能力、有追求,愿与华为长远合作的生态伙伴。
由此可见,对于华为而言,利益分享、成就伙伴价值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生态合作之中。正如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多次强调的那样:“在华为新的生态理念的引导下,不仅可以包容、孕育不同的合作伙伴及合作形式,而且不管伙伴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能从中获得成长的环境和养分,并实现创新和成功。”
华为赢了市场也赢了尊重
在我看来,华为之所以如此重视生态建设并这样去做,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观察:
首先,面对汹涌而至的数字化转型大潮,没有哪一家厂商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便可以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包容不同伙伴类型,倡导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携手用户打造数字化转型共同体,以满足用户丰富而细致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其次,华为显然早就意识到,生态已成为企业级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做大做强最重要的一大驱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一改过去只专注平台、制造和设备领域的思路,并于今年正式提出了“平台+生态”的“双轮驱动”战略。在“双轮驱动”战略指导下,华为企业级业务也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最后,在华为眼中,看到的是一个更大、更为开放的市场格局。俗话说,心有多大,天有多大。华为深知,这种大的市场格局必然是建立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一系列业界公认价值理念之上。因此,华为将自身定位于生态中的“土壤和能量”。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数据指标,还是从区域用户及生态伙伴的反馈来看,都表明今年“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2017”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这背后,除了华为有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在生态理念上能够触发共鸣之外,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拥有一个包容四海伙伴、愿意利益分享和彼此成就的开放胸怀。
当然,对于许多生态伙伴而言,华为是这样说的,也的确是这样去做的,这让华为赢得了市场,更赢得了尊重,这也是华为这家公司的伟大之处。
申耀的科技观察(微信号:shenyao),由非著名科技媒体人申耀创办、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