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过去几年,在新兴技术和新医改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及不断深化,多种医改政策密集发布。包括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等在内新政的出台,都将对整个国内医疗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不仅如此,我国医疗行业尚处在由基础信息化阶段向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阶段快速迈进的关键期。由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风暴正席卷国内各行各业,并在医疗行业掀起滔天巨浪。


那么,作为身处其中的医疗机构,如何在充满变量的复杂环境下寻找一条通往数字化转型彼岸的路?在国家新医改政策大背景下,如何寻找和打造区域医疗协同、医联体建设的最佳解决方案?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深耕于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供应商及其合作伙伴而言,如何发掘领先的医疗信息互联互通解决方案?如何寻求医疗信息交换的解决之道与数据共享带来的创新应用呢?


10月26日至27日,2017 InterSystems 中国医疗信息化峰会即将在上海举行,InterSystems将携手业界领袖、技术人员和医疗专家一起探索创新技术驱动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并深入阐释“医疗提升品质”的解决之道,共同应对医疗信息化在新医改环境下的挑战。相信上述问题也将得到深入解答。


国内医疗行业酝酿巨变


众所周知,2009年随着《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至此拉开了新医改的大幕。新医改确立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为近期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为今后整个国内医疗行业的发展定下了主调。


​​【​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国内医疗行业至此进入到一个政策发布的密集期。例如2015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年4月份又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两政策都将深刻影响国内医疗行业变革的走向;与之同时,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AI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风暴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也将为国内医疗行业带来了变革与重塑。


事实上,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实施与新兴技术的落地,这两者并不孤立,而恰恰是一个统一体。因为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作为医改支撑的作用越来越大。只有借助新兴技术手段,才能够成功的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更好的推进新医改政策的落地及目标实现。


在利用新兴技术和推进行业信息化方面,例如今年年初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就明确指出:“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自2009年以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就一直保持20%的双位数高速增长。2016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405.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3%。预计至2021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增速将保持在21%,2021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千亿元,可谓发展潜力巨大。


双重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实际上,如果按照国际统一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普遍经历三个阶段:即以收费为中心,以人财物资源调配管理等为主的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临床诊疗行为为导向,借助多种应用整合患者临床数据,并实现全院级别的诊疗信息与管理信息集成的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把社会医疗资源和服务整合为一体,从而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


​​【​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步入第二个阶段——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且正处在一个由基础信息化阶段向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阶段快速迈进的关键时期。此时IT技术的功能正在由支持基本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诊疗效率等功能向下一阶段迈进,即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大数据应用阶段。进而通过创新治疗手段、提高诊疗收效,减少医疗支出、扩大患者参与、拓宽医疗健康服务范围,促进新医改短期目标的实现。


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医疗机构在医疗信息的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的挑战。我们知道,医疗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IDC预测,至2020年,医疗数据量将达40万亿GB,是2010年的30倍。


但是,从目前医院信息体系实际状况来看,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由于数据和信息资源不能互通重用,严重阻碍信息和业务的深度集成,导致数据信息无法有效支持医生的临床工作及决策。


再如,当前医院普遍缺少信息化顶层设计和可持续的IT规划。那么,如何在推进新项目的同时保护旧有投资?在整体行业发展上还存在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不完善,医院信息化人才短缺等问题。


所以,解决并为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探寻可行路径,正是InterSystems医疗信息化峰会举办的一大初衷。上述问题也将成为“ 2017 InterSystems 中国医疗信息化峰会”所要深入讨论的核心与重点。


照亮国内医疗信息化之路


据了解,即将于本月下旬举办的2017 InterSystems中国医疗信息化峰会,普遍受到国内众多医疗卫生行业单位的重视和关注。


​​【​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综合来看,此次峰会有五大看点颇受瞩目,包括:聆听业界专家分享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规划心得;与同行共同探讨医疗信息系统对医院集团化管理的价值;业界专家分享的区域医疗/医联体建设的思路和构想;业界专家对医疗信息交换的成功实践案例进行解读;业界专家对互联互通成熟度模型进行解读。


其实,说起“ InterSystems 中国医疗信息化峰会”,就不得不提到InterSystems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软件企业,InterSystems同时也是一家在全球医疗信息化领域赫赫有名的公司,EPIC,CENER,理光都是其合作伙伴,更是服务于凯撒医疗、麻省总院等国际前沿的医疗机构。


多年来,InterSystems利用其创新的数据库、医疗信息系统和互操作性平台技术帮助企业以更快捷的方式创建、部署、运行及连接应用系统,并为全球超过 5 亿人的医疗记录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InterSystems的旗舰产品,TrakCare统一医疗信息系统连续两年荣膺KLAS最佳电子病历奖,该系统在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向医护人员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丰富数据,并助力医院的集团化管理和运营。目前,TrakCare已为全球医疗机构用户带来高品质的诊疗服务以及巨大的应用价值。


同时,InterSystems还为医疗行业客户提供重要的互联互通平台HealthShare,该平台可以实现多个机构间、多个系统间医疗数据的快速安全共享与信息洞察,并可以针对不同应用环境进行部署,为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开发平台,从而为需要创建区域或国家级医疗服务系统的机构提供解决方案。


​​【​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


总的来说,InterSystems之所以在业界享有号召力,并成功举办数届医疗信息化峰会,不仅得益于其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拥有一系列的高性能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作为基础支撑,还得益于其在全球医疗信息化领域拥有的强大研发实力和领先地位。


在我看来,作为洞察国内医疗行业变革痛点的一个窗口,2017 InterSystems 中国医疗信息化峰会也必将在医疗行业信息化推进进程中发挥灯塔和航向标的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申耀的科技观察(微信号:shenyao),由非著名科技媒体人申耀创办、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


​​【​观察】医疗行业:双重变革压力下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