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概述
链接:反射应用
Java的反射机制是Java特性之一,反射机制是构建框架技术的基础所在。
Java反射机制是指在运行状态中,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
Java反射有三个动态性质:
→ 运行时生成对象实例。
→ 运行期间调用方法。
→ 运行时更改属性。
下图为Java程序执行过程:
Java反射机制在编译时并不确定是哪个类被加载了,而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加载,探知,使用,如下图,这样的特点就是反射。这类似于光学的反射概念。所以把Java的这种机制称为反射机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反射是指一类应用,它们能够自描述和自控制。
Java反射机制能够知道类的基本结构,这种对Java类结构探知能力,称为Java类的“自审”。使用eclipse时,Java代码的自动提示功能(如下图)就是利用了Java反射的原理,是对所创建对象的探知和自审。
通过Java反射,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其所有的方法和属性;
→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
使用Java反射技术常用的类:
Class类:反射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该类来生成的。通过Class类,可以获取类的属性,方法等内容信息。
Field类:表示类的属性,可以获取和设置类中属性的值。
Method类:表示类的方法,可以用来获取类中方法的信息,或者执行方法。
Constructor类:表示类的构造方法。
使用反射虽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代码的灵活性,但是不能滥用反射,因为通过反射创建对象时性能要稍微低一些。实际上,只有当程序需要动态创建某个类的对象时才会考虑使用反射,通常在开发通用性比较广的框架、基础平台时可能会大量使用反射。因为在很多Java框架中都需要根据配置文件信息来创建Java对象,从配置文件读取的只是某个类的字符串类名,程序需要根据字符串来创建相应的实例,就必须使用反射。
在实际开发中,没有必要使用反射来访问已知类的方法和属性,只有当程序需要动态创建某个类的对象的时候才会考虑使用。例如,从配置文件中读取以字符串形式表示的类时,就要使用反射来获取它的方法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