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的“杀熟”是什么鬼?
西雅图IT圈:seattleit
【今日作者】拖拉机
IT圈里烧柴油的干货
最近
有朋友向小编反映
他和女友在度假的时候
同样的起始地和目的地
同一时间
自己的Uber报价竟
比女友的Uber报价
高40%以上
朋友最后恍然大悟
自己遭遇了科技公司流行的
“杀熟”
所谓杀熟就是指
科技公司
对那些高度忠诚的老用户
收取更高的费用
因为这些公司
用所谓的“大数据”
分析出这些用户
即使被收取
更高的费用
还是会继续使用服务
而对于那些新用户
需要用更低的价格
来增强粘性
大家知道优步会对同样路线
根据时间交通天气等因素
做相应调整
在用户需求量大于供给的时候
提高售价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所谓的“杀熟”
就显得并没有那么厚道了
其实这个话题在去年就已经被
国外网友激烈讨论过了
这位新加坡的优步用户
发现一模一样的路线
同一时间朋友的美国账户价格
比自己高65%
(21.55美金相当于30.59新加坡币)
业内人士指出
优步还会对那些
手机快没电的用户
收取更高的费用!
其实类似的“杀熟”
在很多科技公司甚至
酒店都存在
我们理解
这种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但这些企业是不是也要考虑下
谷歌在1999年提出的企业宗旨
“不要作恶,我们坚信,
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
从长远来看
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
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
这就是谷歌著名的“不作恶”宗旨
作为用户
对抗这种“杀熟”
其实非常简单
不用对一个公司的产品
“过于忠诚”
比如可以同时安装Uber和Lyft
两家换着用
西雅图IT圈原创
仅有不到7%的公众号, 还在坚持原创如果喜欢, 请分享我们的文章
程序员果然是在生物链最底端!
翻译:
该死,这不应该出现。。。如果出现了,说明程序猿是笨蛋!
投稿,转载,商业合作,请联系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