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HTML与 CSS观后感
历时半个多月,终于看完了这个大部头。
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英文原版书由O'Reilly Media, Inc.自2012年出版,中文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大概这也是网上宣称英语是程序员的两条腿之一的缘故。看得懂英文刊物书籍能迅速了解国外顶尖大牛的见解与观点,这无疑就是快人一步。
历时半个月将《深入浅出HTML与CSS》读完,现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 因本人看得是纯英文版(店家竟不加说明),相较于中文阅读难度偏大(但这本书语言浅显易懂,过四级的同学基本能看懂八成以上),这部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不像其他只适合专家的HTML书籍一样,也不同于那些将知识点排版并成列的枯燥书籍。基本上每页都是不多的文字加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案例构成的,特别适合初学者。(虽然本人1年前曾学过WEB前端,但基本已忘记)这本书可以强化记忆,知识点也不容易忘。
- 赞扬了这么多,最令我震惊的是其称Cascade有%99的web前端工程师了解不深,现将其解释如下。
- 众所周知,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应用)或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子集)等文件样式的计算机语言。但这里的层叠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里请想象一下你是浏览器,在一个页面上有一个<h1>标签,你想了解<h1>标签的font-size属性。
- step one:
把你所有的样式表收集整理好(包括自己写的,读者添加的及浏览器默认的样式表)
- step two:
找到所有匹配的声明属性(例如我们只管font-size属性,这一步就是在所有样式表中找出所有选择了<h1>标签且有声明font-size属性的选择器。)
- step three:
按author、reader、browser的顺序将你属性的所有匹配项进行排列
- step four:
将所有的声明按他们的具体程度排序(例如后代选择器“blockquote h1”比“h1”选择器更具体)
- step five
最后,按照它们在各自样式表中出现的顺序对任何冲突的规则进行排序(现在,你只需获取列表,并对任何冲突的规则进行排序,以便其各自样式表的后面(更接近底部)出现的规则更加重要。那就是如果你在你的样式表加了新规则,它会覆盖掉它前面的任何规则)
- Last
在排序好的列表中的第一条规则将会被font-size属性使用3
3.这本书的全篇案例是相互承接循序渐进的,案例中要求做网页的Starbuzz Boss需求可真是多。。。希望自己能够在前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