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测试-思博伦Avalanche 3100_双极未来

1. 测试内容与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了解 A、B 两款防火墙实际参数与标称参数的差异,主要测试吞吐量、并发、每秒新建连接数等防火墙的基础性能。

 2. 测试拓扑与数据流

防火墙测试-思博伦Avalanche 3100_双极未来

 

使用思博伦 Avalanche 3100 测试仪,模拟客户端和服务器。

客户端(1 台 Avalanche3100 模拟)发起 HTTP 事务请求,经过防火墙后,数据包被发给服务器(1台 Avalanche 3100 模拟),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响应、经由防火墙处理后,转发给客户端。由此完成一次请求——响应交互。Avalanche 3100 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网关,均由防火墙充任。

 

3 测试仪表配置与步骤

 3.1 TCP 报文吞吐率测试

 3.1.1测试要求

 

64B 小包:512B 中包:1518B 打包 = 4:1:1

 

需求分析:这与正常的 HTTP 会话包比较接近,正常 HTTP 会话,TCP 建立需要 3 次握手,数据包均为 64B 小包,客户端发送 GET 或 POST 请求为 300B 左右的中等包,服务器响应为中包或打包,如果只有一次 HTTP 应答,客户端或服务器发起 3 次或 4 次握手关闭 TCP 连接。

 

本次测试 Avalanche 使用 RST 关闭连接,一次交互,4 个小包;请求使用 POST 命令,将包长扩展为 512B;响应报文总长度设置为 1518B(扣除各级包头,HTTP 内容长度约 1280B)。

 

3.1.2仪表配置——客户端

(1)Load 配置

 

依据上述需求,一次 HTTP 事务约 20Kbits,按 10Gbps 配置流量,每秒需要新建用户10G/20K=0.5KK,即 500K 个请求,现每个用户配置的请求数为 20(Action 条数),那么需要每秒新建 25K 个用户。另外也可以设置并发数作为 Load 单位,本次测试借用 CPS 脚本,即 Load 设置为 200K Simusers。

 

(2)Action 配置

 

每个 Action 配置 20 条 Post 请求,每条请求对应一个服务器 IP 地址,即每个 Simuser 会向 20 个 IP 发起请求,设置报文长度为 512 字节。

 

(3)Subnets 配置

 

Avalanche 3100 每个端口配置一个网段,指定 250 个 IP 地址,每个地址可用端口号约 6 万个,网关为对接的防火墙接口 IP。

 

端口 8 的网段为:10.1.1.2~10.1.1.251,网关 IP 10.1.1.1

 

端口 9 的网段为:10.3.3.2~10.3.3.251,网关 IP 10.3.3.1

(4)Profile 配置

 

Think 时间为 0

 Http 协议:Http/1.1 Peristence

 

(5)Ports 配置

 指定 Avalanche 3100 的 8、9 号端口为客户端测试端口。

 

(6)Associations 配置

 将以上几项配置关联起来。

 

3.1.3仪表配置——服务器端

(1)Profiles 配置

 选择协议 HTTP

指定 Transaction Profile 为“Transaction1280B”

 

(2)Transactions 配置

 Size:1280 bytes

 

(3)Subnets 配置

端口 8 网段 10.2.2.0,端口 9 网段 10.4.4.0

 

 

(4)Associations 配置

 

将以上几项配置关联起来,并指定服务器地址为 10.2.2.3~10.2.2.22、10.4.4.3~10.4.4.22

 

 

 

3.1.4测试结果

(1)Model A 测试结果

防火墙测试-思博伦Avalanche 3100_双极未来

 

 

 

总流量:1.4G+0.65G=2.05Gbps

每秒包数 85 万,HTTP 请求数 121K,计算的流量为 121K*18Kbits=2.18Gbps,与实测流量接近。

 

(2)Model B 测试结果

防火墙测试-思博伦Avalanche 3100_双极未来

 

总流量:1.35G+0.6G=1.95Gbps

每秒包数 70 万,HTTP 请求数 100K,计算的流量为 1.8Gbps,与实测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