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即是法律是智能合约的主要概念

区块链非常有名,而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则相对无名。可对一般的企业来说,区块链技术是可以用的技术,而并不需要掌握、甚至也难以掌握它。这如同云计算:一般的企业可以用但并不拥有云计算。当今社会已经演变为一个“不求拥有、只求所用”的社会。

代码即是法律是智能合约的主要概念

2009年,智能合约这一概念仅在比特币中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实现。其中,比特币交易可以用来在用户之间转移价值。在P2P网络中,用户之间无须相互信任,也不需要受信的中介。

智能合约是一种安全的、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程序,体现了一种自动执行以及强执行的协议。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智能合约实际上是采用某种语言编写的、计算机或目标机可理解的计算机程序。此外,智能合约还包含了以业务逻辑形式出现的各方之间的协议。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当某些条件满足时,智能契约将自动执行。另外,强制性意味着所有的合约条款都是按照规定和预期执行的,对于攻击者而言同样如此。

这里,强制执行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术语,包括法律形式的传统强制执行,以及执行某些措施和控制行为,在无须中介的情况下使执行合同条款成为可能。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智能合约不应依赖于传统的执法手段。相反,应该按照“代码即是法律”这一原则运作。这意味着,没有必要让仲裁人或第三方来控制或影响智能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具有“自我执行”这一类特点,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执行。该方式可能被视为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梦想,但这一结论完全可行,并且符合智能合约的真正精神。

代码即是法律是智能合约的主要概念

除此之外,智能合约还应具备安全性以及“不可阻挡”性,也就是说,计算机程序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设计: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具有容错能力并保持执行状态。即使外部因素处于不利状态下,相关程序也应能够执行和维护一个健康的内部状态。例如,假设某个正常的计算机程序采用某种逻辑编码,并根据内部编码指令执行,如果运行环境或依赖的外部因素偏离正常或预期状态,该程序将处于不确定状态或简单地终止。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合约不会受到这一类问题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