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读书笔记
分类:
文章
•
2024-05-05 15:39:28
全文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观:以自心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一切执著
- 自在:一切都不在是挂碍,一切都已安然,万事随缘,万物随缘
- 菩萨: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 观自在菩萨: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以智慧悲悯众生,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到解脱无碍自在。观世音菩萨,随类现身,寻声救苦。
- 般若波罗密多: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
- 照见:以般若智慧体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
- 五蕴:五种聚集,五种类别,色蕴、 受蕴、 想 蕴、行蕴、 识蕴、
---- 色蕴:物质或肉体
---- 受蕴:感受,对环境物体的感受
---- 想蕴:对已受境界,重新加之想象
---- 行蕴:前灭后生,念念不停,志与心的作用
---- 识蕴:了别
- 五蕴皆空:不论物质现象(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
- 苦厄:苦恼、灾厄。照见五蕴都是空的,自能登至彼岸,度脱一切烦恼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