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https://www.cnblogs.com/yellowgg/p/8058857.html

 

①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我们先写一下这么一个程序:

# include<stdio.h>
void Gai(int m)
{
m=5;
}
int main(void)
{
int a=1;
Gai(a);
printf("%d\n",a);
return 0;
}

那么我们可以得知,输出a的值是1,为什么我调用了函数,把a传进去,并没有变成5呢?这就是关键所在。我总结一下,形参m只是实参a的一个赋值的变量,形参我们都知道是函数调用时候才分配内存单元,当函数调用完毕后,形参就会被干掉了,所以上面程序可以这么理解:定义一个a变量,它的值为1,当把a作为实参传进Gai这个函数时,系统会定义一个变量m,并且把a的值“1”赋给了m,然后又执行m=5。所以,到整个程序结束,m=5,a=1,所以a的值根本就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在main函数里,若想通过函数来改变变量的值,那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我们把程序修改一下:

# include<stdio.h>
void Gai(int * m)
{
*m=5;
}
int main(void)
{
int a=1;
Gai(&a);
printf("%d\n",a);
return 0;
}

通过运行后我们可以看到a的值此时变成了“5”。所以,我们可以总结:

若一个变量想通过函数来改变本身的值,将本身作为参数传递是不成功的,只有传递本身的指针(地址)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后面我们创建链表时,传递的是双指针,这就是为什么参数是双指针的原因。

因为我之前也一直不明白,直到我昨天给学弟学妹们讲课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所以我也算很笨了,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因为我在别的博客里,看到也有挺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是双指针,现在希望读者们可以理解。

 

②每一个变量的内存单元中都有自己的地址

为了好理解,我画图把它绑在一块,虽然可能物理结构上不是长这样,但逻辑上是长这样的,比如
   int a=2;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int * p = &a;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所以说,只要是变量它都会有自己的地址(指针),即使是指针变量。

然后,指针它就是用来存地址的,只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附带自己的地址,一部分是存别人的地址

 

③指针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针,指针类型的变量它的值只用来装指针。

为什么我会说这句话呢。因为之前,在昨天为止,我那么久,居然一直都理解错了,也怪我太笨了哈哈。比如说定义了节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n
{
i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n * next; //指针域
} Node;

然后 Node * L;  我一直以为L是长这样子的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原来不是!!!  它不是!!  害死我了,以前我可纠结了好久了!!!太蠢了哈哈!!原来我一直以为什么类型的指针就长什么样!!

不是的,其实它是什么类型的指针它就存什么样的地址。而不是长成那样,所以L其实是长这样的: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总之这个坑,如果你们已经会的,可以笑一下我,如果也一样像我一样掉坑的,希望看到这里后能及时填坑。这个大大大大大的坑,嗨呀,气死了。都怪以前没认真学指针。

 

以上就是今天的预备知识,接下来就开始学习单链表的简单操作了。我会用图来结合,因为我一直强调图和代码结合,这样才能学好数据

结构,这样才能对数据结构有形象的想法,当然大神都是直接理解的,我高攀不起。我比较菜,就挖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嘿嘿。

 

单链表我采用了头指针和头结点的结构。

这次单链表的操作可能有些不一样,但原理都是一样的,或者说,把图理解了,代码也就理解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参数:头指针的指针(双指针)

作用:初始化链表,使头指针指向一个新结点,

          这个新节点就是头结点

*/

void InitHead(Node * *pHead)

 

/*

参数:头指针,其实也是头指针的拷贝

作用:释放整个链表

*/

void Free_list(Node * pHead)

 

/*

参数:头指针,一个值

作用:往链表的末段追加val

*/

void append(Node * pHead,int val)

 

/*

参数:头指针

作用:遍历输出链表(跳过头结点)

*/

void Showlist(Node * pHead)

(一)初始化链表 

void InitHead(Node * *pHead) //为链表生成头结点 使头指针指向头结点
{
*pHead = (Node *)malloc(sizeof(Node));
if(*pHead == NULL)
{
printf("头结点分配失败,程序终止! \n");
exit(-1);
}
(*pHead)->next=NULL;
}

在main函数里面定义: Node * L = NULL; //定义一个指针,指向Node类型,其实也就是整个链表的头指针

         然后调用      InitHead(&L);

 图解如下: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pHead = (Node *)malloc(sizeof(Node)); 

//其实*PHead就是头指针L的值了,加*号就代表指针的值,malloc会申请一个结点,然后返回结点的首地址,其实这个新生成的结点是没有名字的,为了方便

//理解,我们管它叫x  图解如下: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至于PHead?哈哈,等这个函数结束后,它就被会干掉了,所以到头来,它只为他人作了嫁衣,不过这也正是它存在的意义。

如果传递的是单指针的话,pHead作为盗版的头指针指向了那个新生成的结点,然后函数结束后,它们的状态分别是:L  依然存在,什么也没变化。 pHead,被干掉,彻彻底底的没了,至于新生成的结点,则是孤零零的在内存区里瑟瑟发抖,等待有缘人来指向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双指针的理由。用了双指针,L指向了新生成的结点,PHead被干掉,皆大欢喜。

(二)释放链表

void Free_list(Node * pHead) //释放链表
{
Node * p;
while(pHead != NULL)
{
p = pHead;
pHead = pHead->next;
free(p);
p = NULL;
}
}

因为在链表中生成的新节点是用malloc的,所以要用free把它回收,malloc和free是一夫一妻。

在这种小程序或许不free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以后做项目时如果不回收就麻烦大了,所以养成free的习惯。

图解如下: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之后p就会变成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然后free(p)就是把p指向的那个结点,也就是图中的头结点,给干掉,

而pHead也被函数结束后干掉,而L只拿着一个head的地址但却找不到人了;

这里的图是只有一个头结点时的释放,但即使有多个结点,也是一样的做法,你们可以自己画图模拟一下,加深记忆。

 

(三)向链表末端追加元素

void append(Node * pHead,int val)
{
Node * r=pHead;
Node * pNew = (Node *)malloc(sizeof(Node)); //生成新节点
if(pNew == NULL)
{
printf("新节点分配失败,程序终止! \n");
exit(-1);
}
pNew->data=val;
pNew->next=NULL;

while(r->next != NULL) //让尾指针循环直到最后一个节点
{
r=r->next;
}

r->next=pNew;
r=pNew;

}

这个代码太长,有点难画图,我尽量吧,图示如下: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然后定义一个指针r,把pHead复制过去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所有新生成的结点都叫做x。

 然后定义一个PNew指针指向新生成的结点x;然后赋值,并置为NULL

其实pNew-<data就是x.data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然后这一句代码

while(r->next != NULL) //让尾指针循环直到最后一个节点
{
r=r->next;
}

这是为了让r指针指向最后一个结点,

为什么是r->next != NULL 而不是r!=NULL;这里是有区别的,因为我这种追加的方法是属于后插法。总之就是根据图来写代码

r->next是这个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而r是这个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所以判断的时候,应该判断的是链表中的next;而不是判断r有没有指向谁;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连起来了。

r->next=pNew;
r=pNew;

函数参数为什么是双指针

r->next=pNew;//为什么这里它们明明是指向了PNew,但图中却指向x呢?我这么理解不懂对不对,一个指针指向了一个结点,那么这个指针就相当于这个结点了

然后最后一个

(四)遍历输出链表

void Showlist(Node * pHead)
{
pHead=pHead->next; //跳过头结点输出
while(pHead!=NULL)
{
printf("%d ",pHead->data);
pHead=pHead->next;
}
}

最后一个就不画图了,相信大家也能看懂。

至此,整篇文章应该写完了。啧啧啧啧,去吃饭了。

有错请在下方评论,咱们一起进步。

谢谢~

 忘了贴完整代码了,测试你们自己测试一下,我这里测试结果无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 include<stdio.h>

#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

{

    i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n * next;   //指针域

} Node;

void InitHead(Node * *pHead)  //为链表生成头结点 使头指针指向头结点

{

    *pHead = (Node *)malloc(sizeof(Node));

    if(*pHead == NULL)

    {

        printf("头结点分配失败,程序终止! \n");

        exit(-1);

    }

    (*pHead)->next=NULL;

}

void Free_list(Node * pHead)  //释放链表

{

    Node * p;

    while(pHead != NULL)

    {

        p = pHead;

        pHead = pHead->next;

        free(p);

        p = NULL;

    }

}

void append(Node * pHead,int val)

{

    Node * r=pHead;

    Node * pNew = (Node *)malloc(sizeof(Node));  //生成新节点

    if(pNew == NULL)

    {

        printf("新节点分配失败,程序终止! \n");

        exit(-1);

    }

    pNew->data=val;

    pNew->next=NULL;

 

    while(r->next != NULL)  //让尾指针循环直到最后一个节点

    {

        r=r->next;

    }

 

    r->next=pNew;

    r=pNew;

 

}

void Showlist(Node * pHead)

{

    pHead=pHead->next; //跳过头结点输出

    while(pHead!=NULL)

    {

        printf("%d ",pHead->data);

        pHead=pHead->next;

    }

}

 

int main(void)

{

    Node * L = NULL;

    InitHead(&L);

    append(L,1);

    append(L,4);

    append(L,7);

    append(L,9);

    append(L,332);

    append(L,6);

    append(L,235);

    Showlist(L);

    Free_list(L);

    L=NUL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