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的安装和简单的使用
前言:
Zookeeper简介
Zookeeper是一个高效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可以提供配置信息管理、命名、分布式同步、集群管理、数据库切换等服务。它不适合用来存储大量信息,可以用来存储一些配置、发布与订阅等少量信息。Hadoop、Storm、消息中间件、RPC服务框架、分布式数据库同步系统,这些都是Zookeeper的应用场景。
Zookeeper集群中节点个数一般为奇数个(>=3),若集群中Master挂掉,剩余节点个数在半数以上时,就可以推举新的主节点,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客户端发起事务请求,事务请求的结果在整个Zookeeper集群中所有机器上的应用情况是一致的。不会出现集群中部分机器应用了该事务,而存在另外一部分集群中机器没有应用该事务的情况。在Zookeeper集群中的任何一台机器,其看到的服务器的数据模型是一致的。Zookeeper能够保证客户端请求的顺序,每个请求分配一个全局唯一的递增编号,用来反映事务操作的先后顺序。Zookeeper将全量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并直接服务于所有的非事务请求,在以读操作为主的场景中性能非常突出。
Zookeeper使用的数据结构为树形结构,根节点为"/"。Zookeeper集群中的节点,根据其身份特性分为leader、follower、observer。leader负责客户端writer类型的请求;follower负责客户端reader类型的请求,并参与leader选举;observer是特殊的follower,可以接收客户端reader请求,但是不会参与选举,可以用来扩容系统支撑能力,提高读取速度。
Zookeeper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负责存储和管理相关数据,接收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zookeeper就负责通知那些已经在zookeeper集群进行注册并关心这些状态发生变化的观察者,以便观察者执行相关操作。
Zookeeper使用的是ZAB原子消息广播协议,节点之间的一致性算法为Paxos,能够保障分布式环境中数据的一致性。分布式场景下高可用是Zookeeper的特性,可以采用第三方客户端的实现,即Curator框架。
一:上传安装包到master并解压
tar -xvf zookeeper-3.4.6.tar.gz
二:配置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ZOOKEEPER_HOME=/usr/local/soft/zookeeper-3.4.6
export PATH=$PATH:$ZOOKEEPER_HOME/bin
source /etc/profile
三:修改配置文件
cd conf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然后修改zoo.cfg
dataDir=/usr/local/soft/zookeeper-3.4.6/data
增加
server.0=master:2888:3888
server.1=node1:2888:3888
server.2=node2:2888:3888
四:同步到其它节点
scp -r zookeeper-3.4.6 node1:`pwd`
scp -r zookeeper-3.4.6 node2:`pwd`
配置node1和node2的环境变量
scp /etc/profile node1:/etc/
scp /etc/profile node2:/etc/
五:创建/usr/local/soft/zookeeper-3.4.6/data目录,所有节点都要创建
mkdir /usr/local/soft/zookeeper-3.4.6/data
在data目录下创建myid文件
vim myid 分别加上0,1,2

六:启动zk
zkServer.sh start 三台都需要执行
可以查看jps看是否启动zookeeper
zkServer.sh status 查看状态
当有一个leader的时候启动成功
七:连接zk
在cd /usr/local/soft/zookeeper-3.4.6/bin 目录下执行./zkCli.sh 就出出现如下画面
zk shell命令
创建目录
create /test test
create /test/a 1
获取数据
get /test
ls /test
delete 只能删除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rmr /test 删除节点

八:重置zk
1、杀掉所有zk进程
kiil -9 pid
2、删除data目录下的version文件
rm -rf /usr/local/soft/zookeeper-3.4.6/data/version-2
3、启动zk
zkServer.sh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