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作业
1、描述linux发行版的系统目录名称命名规则以及用途
2、描述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如何查看?如何修改文件的时间戳信息?
文件的元数据是指文件的属性、大小、创建时间、访问时间、属主属组等信息.
三个时间戳:
access time:访问时间,简写atime,读写文件内容
modify time: 修改时间,mtime,改变文件内容(数据)
change time:改变时间,ctime,元数据发生改变
修改文件的时间戳使用touch命令
touch -change file timestamps
-c: 指定的文件路径不存在时不予创建;
-a: 仅修改access time;
-m:仅修改modify time;
-t STAMP
3、总结软连接和硬连接区别,并用实例操作说明。
区别:如果使用硬连接,即使删除原始文件,连接还是能够使用,而软连接不可以,因为硬连接指向的是文件的地址,软连接指向的是文件本身
4、Linux上的文件管理命令都有哪些,其常用的使用方法及其相关示例演示
显示目录内容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 显示内容列表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复制
cp [源文件] [目标文件]
-f 强制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
-i 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并提示确认
-p 复制时保持原文件的属性
-r 对子目录一并进行复制
-b 覆盖已存在的文件前将文件备份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
mv
-b 覆盖已存在的文件前将文件备份
-f 强制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
pwd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f 强制进行删除,不进行确认
-r 递归方式删除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内容
-v 显示执行过程
改变文件夹权限
chmod
-R 以递归的方式改变目录及其子目录权限
查找文件
find path -option [-print] [-exec command ] {} ;
-name <查找模式> 按照名字查找
-empty 查找文件大小为0的文件或目录
-path <查找模式> 按照路径查找
-size <文件大小> 按照文件大小查找
-exec 指令名称 {} ; 用指令操作查找到的文件
-amin<分钟> 访问时间(+表示之前,-表示之内)
-atime<24小时数> 访问时间(+表示之前,-表示之内)
-mtime<24小时数> 修改时间(+表示之前,-表示之内)
-ctime<24小时数> 状态修改时间(+表示之前,-表示之内)
-depth 从指定目录下最深层的子目录开始查找
创建目录
mkdir
-p 创建给定路径中缺少的中间目录
创建空文件
touch
切换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5、复制/etc/profile至/tmp/目录,用查找命令删除/tmp/profile文件中的行首的空白字符
cp /etc/profile /tmp/
使用vim /tmp/profile
6、在vim中设置tab缩进为4个字符
vim /etc/vimrc
设置:
set tabstop=4
set expandtab
set autoi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