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互联网人的解忧密码

互联网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在这个痛并快乐的世界里,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个研发人员,基本就只能看到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没有机会看到big picture(大蓝图),没有机会接触到研发之外的人。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在这样的工作内容下是无法得到快速提升的,而且编码这种技术性的工作人才辈出,很容易分分钟就被别人取代了。

对于任何新事物的学习都是需要足够的热情才能够完成的。当一个人心理极度疲劳的时候,在碰到新的事物时,那么他本已消耗殆尽的能量在新事物的学习面前一定是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结果对于任何的新事物,这个人就不会积极地迎接和学习,而是消极地拒绝和逃避了。

“关心”的表现是:我在乎你,关注你做的事情,给你提建议。但是如果你不接受我的建议,我也不会有情绪。我允许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做法。

“控制”的表现是:我在乎你,关注你做的事情,给你提建议。但是如果你不接受,我就会很生气、很委屈、很受伤。在我殚精竭虑地替你考虑得这么周全之后,我不允许你不接受我的建议,我不允许你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自我妨碍就是当一个人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会故意地破坏这项任务的完成,这样他就可以避免面对自己的失败。

在发生完矛盾后,女孩总是倾向于思考和回味,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刚刚发生的这件事情上;而男性则倾向于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倾向于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中去。

“沟通”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方说出来一句话,你能正确理解,然后再把你的意思正确地表达给对方,那就算沟通成功了。

每一个老婆,是不会去计算自己付出了多少的,但是她们一定会“斤斤计较”自己得到了多少来自老公的肯定。

每天早晨起来后,或者上班离开家前,或者下班回到家后,或者晚上睡觉前,给对方一个拥抱,让对方的身体知道:你爱他,在乎他,想念他。身体的距离近了,心的距离才会近。

看书、听音乐、健身、学习、工作上等的提高都属于“自我成长”的范畴。只有不断地成长,你才会对自己的现状满意,才会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当你有很好的自我价值感,自信满满的时候,你才会有足够的能量和能力去经营婚姻。

在你对一个人没有感情的时候,你对他的言谈举止都是没有温度的。

爱上一个人的前提,是看到他的优点;而找回两个人之间的爱情的正确途径,就是重新让自己看到他的优点。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孩子天生是喜欢学习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激励孩子继续向前的助推剂恰恰是这些自发的“渴望”和“好奇”,而绝不是“再多做一张卷子,回头带你吃麦当劳”或者“你要是能把课外作业也做完,就让你去看动画片”。

“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学到“知识”,而是学到“学习知识的方法”。“知识”可能会过时、会被遗忘,但是这些“方法论”是会让我们终身受用的。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所以,不管孩子学习怎样、上没上牛校、出没出国,只要他在面对挫折和困境的时候是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那我们的教育就是相当成功的!

一个人有不足并不是一个缺点,也不是一件丑事。发现自己的不足反而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是一件好事,这代表着他可以有一个新的机会来更好地提升自己。

当一件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摆在一个人面前的时候,这个人当然没有动力去做了。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多少人,一边说着“我对法语(心理学、金融、画画)感兴趣”,一边想着“今天工作太累了,明天有局,后天好不容易周末了,别看书了,放松一下吧”,结果买回来的书就一直放在角落里落满灰尘,直到自己都忘了曾经的兴趣。

我们生来就是有想法的,并且每个想法都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不是用想法改变生活而是放任生活去改变他们和他们的想法。

再比如单身的你确实是想找个男朋友,不过你更想多做一些工作来提高业绩。所以,当你加班的时候,不要再嚷嚷说“忙得我都没有时间找男朋友了”。其实,和“加班”这个想法的迫切度相比,你并没有那么急迫地想找男朋友。也就是说,从你的潜意识来说,你更想加班,而不是想找男朋友。

你想有所改变,想有所提高,要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其实答案很简单。想好你要做的事情,把它设置成最高优先级,心无旁骛地一条道儿走到黑。你觉得你行,你就一定行!你想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感受”是发生在“行为”之前的。一个人是在有了积极或者消极的感受之后,才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选择最合适的行为的。

只有你自己快乐了、积极了,你才会给周围的人带去更多的快乐和正能量!

我们一直被告诫着“压力有害健康”,结果发现有害健康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有害健康”的这个理念!所以,我要告诉你对待压力的正确方法:不要把压力当成敌人,想方设法干掉它;而要把压力当成朋友,想方设法与它和谐相处。

帮助和关心别人能提高我们的抗压能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机械,越来越难于满足,越来越觉得生活没意思。

这种“共识”不仅导致了很多成年人默默承受着现在的“不快乐”而不去试图改变,而且它也导致了很多学生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提前告别这个“无趣”的世界。

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要永远把自己当成学生。

以诊断病人的真实案例来写成这本书,作者以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帮助很多人走出生活困境。以中立的角度出发,不替别人做决定,只是引导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这样可以避免自己与病人同病相怜,最后导致自己也被困局中。
摆渡:互联网人的解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