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概述
1 局域网发展历史
- 对局域网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
-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室:剑桥局域网
- Date Point公司推出用于办公系统的ARCnet局域网
- 1980年美国的Xerox、DEC、Intel三大公司联合公布了局域网的DIX标准(Ethernet I),成为局域网的典型代表
- 1980年2月,IEEE下属的802局域网标准委员会成立,相继推出一系列局域网标准
- DIX 2.0(Ethernet II):Xerox、DEC、Intel在1982年指定的以太网标准
2 IEEE 802局域网模型
-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的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分成2个子层
-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 媒体接入控制(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MAC子层,而LLC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LLC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 由于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DIX Ethernet V2而不是802.3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即802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 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就仅装有MAC协议而没有LLC协议
- 对于局域网来说,网络层是不必要的
3 局域网拓扑结构
-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物理拓扑结构和逻辑拓扑结构
- 局域网的物理拓扑结构
- 总线型
- 环型
- 星型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
4 局域网的分类
5 IEEE 802局域网标准系列
- IEEE802.1:概述、体系结构和网络互连,以及网管管理和性能测量
-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 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802.4: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802.5: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802.6:城域网
- IEEE802.7:宽带技术
- IEEE802.8:光纤技术
- IEEE802.9:综合语音数据局域网
- IEEE802.10:可互操作的局域网的安全
-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修改记录
时间 | 动作 |
---|---|
2017.6.27 | 首次上传 |
参考资料
深博 — 深博IT大讲堂 — 网络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