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的增长动力看未来走势
疫情的影响
- 自有资金不足不足以应对基本支出
- 无法支付货款
- 无法如期归还房贷
摘要
本次疫情对今年GDP增长带来的影响?经济是否会有力反弹?多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此前的损失?今后,我们的经济增长前景如何?
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我们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首先要区分疫情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影响。
宏观层面是指疫情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剩下的都称作微观层面,包括企业、行业和个别地区的影响。我今天主要讲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二,我们要把疫情的影响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所谓短期,指的是当季、当年;长期指的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
在分析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我们要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这两个角度来看。
经济学家再将短期的时候,指的是在生产能力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是多少。经济好的时候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高;经济差的时候,则利用率低。
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也就是在给定的生产能力下,一个企业能生产多少,这个问题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需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这次疫情对我们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影响都非常大。另一方面是供给。疫情对供给也有影响,因为防疫抗疫,很多企业、商店不能开工或者开工不足。
所以短期来看,疫情通过这两个途径来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和全年的GDP增长。
经济学家讲的长期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增长。
生产能力的增长靠什么呢?长期增长由另外一组“三驾马车”来拉动:第一是投资,即物质资本的积累。第二是教育和培训,即人力资本的积累。第三是技术进步,包括学习已有技术、研发新技术,以及各种类型的创新,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等。
所以从长期来看,疫情在微观层面对一些企业和个别行业的发展虽然会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宏观层面,疫情本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未来的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与这几个月的疫情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如果疫情影响到国家的长期经济政策,那就会对宏观经济有长期影响,但这是间接的影响,不是疫情本身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最后,我简单讲一下经济反弹。疫情过去后,经济在短期内自然会有反弹。第一季度损失的东西,可能会在之后的三个季度得到一些弥补。
当然我们除了关心今年,还会关心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
今后几年会怎么样呢?我认为如果政策恰当,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超过之前几年的经济增长。
因为我们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其实是偏低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
为什么这么说?潜在增长率究竟是多少?这个当然也要通过估算,我用一些跟中国经济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东亚经济体的经验,来看我们的潜在增长率。
图中的横轴代表东亚经济体(在每一个五年期的第一年时)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的百分比,每个点都代表某一个东亚经济体(即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在某个五年期的平均增长情况。
当一个东亚经济体人均GDP低于美国人均GDP的20%时,增长率最差也是4%左右,大多数的时候在8%以上。
当东亚经济体人均GDP超过美国的20%时,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下降。
当东亚经济体人均GDP超过美国的30%时,东亚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降到了7%。
只有当东亚经济体人均GDP超过美国的40%时,增长率才有显著下滑,大概降到4%左右。
我们现在属于什么阶段呢?以2019年最新的人均GDP来看,我们是美国人均GDP的15%。按照正常东亚经济体的经验,我们的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达到7%-8%。但是在2019年,我们的人均GDP增长率是5.8%。
按照其他东亚经济体的经验,只有当人均GDP超过美国的40%时,增长率才会降到6%以下,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率很可能没有达到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原因可能是我们过去几年的宏观政策偏紧,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欠佳。
所以,我认为在恰当的政策下,我们未来的增长可以更快。
有时候逆境下会催生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若如此,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就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