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
<font color=red size=4>4号红色字体
图 1
- Who is 费曼?
图 2
就是这个大帅逼,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曾加入美国原子弹项目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的“曼哈顿计划”,反正就是很牛逼的大佬,可以和爱因斯坦媲美的科学家。
- What is 费曼学习法?
所谓费曼学习法,哼哼,大家用jiao想也能猜到,费曼提倡的一种学习法呗,那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呢?神奇就神奇在它特别高效,就是大家一直在寻找的学习界的《葵花宝典》,据说有个大神斯科特·杨用一年时间自学了MIT本科4年的课程,可能人家天赋异禀,不过他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有兴趣可以看看他写的书《如何高效学习》,讲了一些很实用的小技巧,其中他也极力推崇费曼学习法,还有很多大佬包括一个硅谷的程序员(我不记得了,也懒得查)都说费曼学习法改变了自己。
好,既然疗效这么好,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它几个疗程呢,那么配方是啥呢?ok,一万个人一万个《哈姆雷特》,费曼学习法大差不差分为四个步骤:任务,教授,回顾,简化。都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才叫主动学习呢,费曼学习法就是将主动学习法发挥到极致的一种学习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费曼学习法有两个最重要:第一点是要教给别,第二点是简化模型。为啥说这两点比较重要呢,因为,当你要教给别人时你会想到知识的方方面面,因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你要考虑到每个点,这样你才能让你的学生听的全面一些,并且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让他弄明白,你可能会举一些例子,找一些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帮助你的学生理解,这也就是华罗庚先生说的,把书读厚的过程。你在想办法备课时,会有搞不明白的地方,你一定会弄明白,因为你要为你的学生着想,当你有模糊的地方时,如果你不需要教给别人自己可能就过了觉得无所谓,其实这个地方正是你的薄弱环节,当你在教授别人时你会把这个模糊地方搞明白,搞透彻,这样你才能让你的学生不像你一样模糊。第二点,就是简化模型,这个也很重要,我比较喜欢叫做,本质,也就是一些规律,比如,当你在学习加法时,它的本质就是几个具体的东西加在一起,这就是本质,当我们的了解加法时,非常熟练了,加法就可以作为你找别的知识的本质,比如,两个函数的相加,本质为一个函数加上另一个函数,这也就是华罗庚先生说的:把书本由厚再读薄的过程。任何知识抓住本质,剩下的只不过是在这个本质上的变体。费曼先生说:“如果你不能把一个知识教懂一个没有学过此知识的人,那么你就是没有搞懂这个知识”)(原话不是这样的,意思差不多,本来想拽一下英语,才发现墨水不够,哈哈哈)
- 费曼学习法的步骤
废话有点多,好,想学习这套《葵花宝典》吗,ok,没问题,下面请打开《葵花宝典》第一页,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哈哈哈哈,不用自宫,费曼学习法很简单,就以下四个步骤。
-
- 任务
任务,即为学习目标,对象。这个要清晰,不然会迷失方向,最好是找个本子记下,因为第二个步骤我们会查大量资料,有时真的会迷失了,不知道自己学的是啥了。这就好比,你去打酱油,然后,你找打酱油需要的钱,摩的,酱油店等等各种信息,你在找钱的时候,发现卧槽这还有一张民国的100元,我是不是发财了,我去百度一下多少钱,好吗,100万,妈的还打啥酱油呀,你看是不是迷失了方向。在查找资料时,看一下我找这个知识点能解决什么,有点类似《盗梦空间》里小李子,小李子每次进入一个梦境就有很明确的目标。我建议你这么做(原谅我的丑字和混乱的绘画):
图 3
其实,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是编程的一个重要思想,我觉得这个过程和查找知识的过程十分类似,不过,我经常会查着查着资料就忘记了目标,所有有个类似这样的递归图就方便我们理清思路,搞懂罗辑。
-
- 教授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首先假设你是一个负责人的老师,你为你的学生负责,你要教明白他,不仅要教明白而且要他们懂得比别的学生更多,所以作为老师的你教学有两个目的:一为清晰,二为全面。
先说清晰,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懂得非常清晰呢,我觉得有几个方法:
-
-
- 思维导图。为了罗辑,我再给你们支一个招,看,哈哈就是思维导图,罗辑很重要,失去诚心无所谓,失去罗辑失去一切,思维导图是一副地图,如果说,之前的递归让你在查找知识的小河中不迷路,那罗辑思维就是你在知识的大洋中不迷路,罗辑也会简化你生活的琐事,(题外话:金星人(女人)好像天生不喜欢罗辑,所以你看她们是多么多愁善感。)罗辑训练配合上冥想,冥想配合上心理暗示,兄弟你就掌握了世界的通关宝典了。思维导图怎么做,我觉得应该都会,但要注意,不要全部都写下来,方方面面,那不是思维导图,那是本简化书老铁。
- 图表。再用我们的华老一句:“数无形时少直觉,形无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既然我们是要教学生,那么我上来给你一套定理,比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若满足则存在使得
。
你看到这个什么心情呢,我觉得应该是不是很happy的吧,但我要是给你这个图呢
-
-
- 多用比喻。比喻可以让一个陌生的知识与你学生本来存有的知识发生挂钩,这正是学习的本质,从而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一些。
- 简化变量。通过适当的简化变量,可以更方便理解知识,比如:我曾经说过的陶哲轩的一个游戏,我们减少变量为一个人。
- 暂时没想到更好的方法了,嘻嘻嘻,这几个小tips也是学习新知识最快速的方法了,有些学霸早就会,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放松思想,让“慢思考”飞一会、假设你“会”,这两个方法也挺重要的,但不是本问题探讨所在,有点跑题了,不多赘述。
- 回顾
-
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教授时,你会遇到好多问题,可能是你的学生问的,可能是你自己讲时卡壳了,怎么办?回去呀,回到知识本身,再深挖知识,挖到你非常了解了,你就不会再次卡壳了,这些卡壳的点,是我称为“痛痒点”,“痛痒点”包括痛点和痒点。
痛点很好理解,这个点一碰就痛,你也就知道这点你不会,也就是所谓的模糊点,注意不是不理解点,不理解点那更简单了,你自己看完书都不理解是啥,你还不清楚吗,模糊点就是你感觉你会了但是呐有这么一点“不舒服”,自己再次看到它就是不舒服,不得劲,这就是痛点
痒点不容易发现,通常需要你做题才会找到痒点,在你做题时你写文章时你觉得你对一个概念很了解,但是一做或者一写,好吗,这是啥玩意,那是啥玩意,我去咋回事来着,最后怪自己太粗心,其实就是不会,没理解透彻的原因。
针对痛痒点,我觉得就是费曼说的卡壳点,我们要回归知识,但是呢要和我第一条说的一样,要有目标,不要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
-
- 简化
最后一个步骤,简化,关于怎么简化,其实是在第二个步骤和介绍费曼学习法时有过描述,再次搬出来,我抄我自己一下,所谓简化就是要挖掘知识的本质规律,规律即知识,知识即为规律。现在知识已经高度抽象,规律的规律的规律,即为知识的知识的知识,绕口,不过确实很抽象,所以把握其本质就减少一层抽象,将知识降阶,就好像幂函数求导一样,求一下简单一点,我们最后是能够把知识求“导”到0次幂的,也就是费曼说的,如果能把没有听过此知识的人搞懂,那就是真的搞懂了。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吹牛,只要是接触过初中数学教育的人,你给他讲微积分,他能明白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你能让小学生听懂,只不过你要教他们的知识稍微多了一些,知识是像金字塔一样,一层一层叠起来的。简化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抽丝剥茧,降维打击。
- 实际操作
当在实际运用时,应该是,先用思维导图,把知识框架搭起来,然后通过画递归图学习知识然后简化模型教授,卡壳再次用递归图学知识然后再次简化然后教授,以此反复,最后把所有的知识连接起来,简化整个模型框架,期间可能会修改思维导图。如下图
图 4
- 误区
- 误区一真的去教一个人了
这里的“教”是要假设你要教一个人,假设你是老师,是教师,但这很难做到,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呢,有的,就是写文章吧,像我一样,写文章,无论对你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件好事,这就好像学霸给别人讲题一样,他们其实内心也很开心,我舍友比较聪明他弄明白问题后就比较喜欢给别人讲,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 误区二,觉得慢。
费曼学习法是高效学习法,强调一遍学会,弄懂所有。有的朋友觉得慢,那是因为他们所谓的“快”是低效的,他们有模糊的东西就跳过去了,我们花时间搞明白,那么他跳过他会觉得,我第二遍再看就明白了,真的吗,朋友?我相信你应该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你不会做的题,看完答案,哦,原来这样呀,然后走了,接着刷下一题了,那是大错特错的,你回来接着掉坑,这也就是为啥有的学生天天“不学”,但人成绩就是好,为啥,就是因为他们不服,觉得我这么聪明,为啥这题不会做,就是要搞懂它,这就是我们前边说的搞懂痛痒点。再举个例子,高考中比较强调一轮二轮三轮复习,有用吗?有用,对谁来说,好学生,为啥,他们本来就懂,二轮三轮能帮他们找到别的痛痒点,你为啥不行,你连基本概念都说不出来,本来别说痛痒点了,致命点就在那展示着你都不搞定,还要去找痛痒点,那不死才怪呀。费曼学习法能帮我们帮致命点痛痒点熟练度等问题一遍过,你说它慢,是滴比较慢,毕竟你是用一轮复习干他们三轮复习,不慢才怪呀,就好比长跑的套圈一样,你看那个胖子在那个长跑运动员前边其实是运动员套了他好几个圈了,更何况有的学生三轮复习之后把自己痛痒点直接屏蔽了,觉得这个知识点我看了三遍,我一定已经会了。
- 本质
作为费曼学习法的践行者及第一篇实验产品,我也要挖掘出费曼学习法的本质
关于费曼学习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发现自己不会并消灭它,然后再进过自己的加工,即为学习的本质:发现不会知识,学会它,加工运用知识输出出来。通过教授发现自己痛痒点(不会知识),通过回顾课本学会它,通过简化发掘本质降维内化吸收知识,再次通过教授输出出来学会运用知识。可以看出费曼学习法是最接近学习的本质的学习的方法,而我们平常的学习方法,老师讲课,你听,然后老师布置作业,你做,做完了,不会的搞不明白的学杂们不想搞懂就放那了,学霸们觉得不可能不会,就一直想,可能有几个点不会,老师第二天一讲就懂了,大部分(包括我)不喜欢问老师,就任其走远,下次碰到还是不会还是不会。
- 感悟
本篇文章废话略多其实是因为自己想把好玩的写出来,不然这篇可以减少到1500以内,但我不指望别人看到,就当自嗨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