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对象行为型)
由来
对于平面上的点坐标数组进行排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可能有三种算法:
- 按照点的X坐标大小排序
- 按照点的Y坐标大小排序
- 按照点到原点的距离大小排序
首先想到的方案:
用三个函数分别实现这三种算法
条件判断语句根据情形选择其中一个算法实现
算法硬编码进使用它们的类,缺点:
使用算法的类变得复杂而难于维护
当需要支持多种算法且每种算法都很复杂时问题会更加严重
意图、动机和适用性
意图
定义一系列算法,并进行封装,并使其可相互替换
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动机
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每种方式为一个策略
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完成该项任务
软件开发中也常常遇到实现某一个功能有多个途径情况
适用场合
许多相关类仅仅行为有异。“策略”提供了一种用多个行为中的一个行为来配置一个类的方法
需要使用一个算法的不同变体
代替这些条件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