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基础 第一课——(C/S方式与P2P方式)
程序与进程的区别:
程序是指令,进程时执行的程序,即赋予程序生命即为进程
端系统之间的通讯方式:
-
C/S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
-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通讯中的两个进程
-
-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
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服务的程序,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
-
系统启动后自动调用,一直不间断地运行,被动的等待
-
服务器程序不需要事先知道客户的地址
-
-
P2P方式(对等方式):
-
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讯之前不知道哪个主机是客户或者服务器(通讯开始即可确定
-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储存的共享文档
-
-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路由器)
-
分组交换
-
典型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
依靠交换机进行交换(对传输线路的资源进行动态分配)
-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
建立连接:建立物理连接
-
维持连接:
-
释放连接:释放掉物理连接
-
-
-
电话机与交换机之间为用户线,信号为模拟信号,将机械波转化为电磁波。
-
交换机之间为中继线,信号为数字信号。
-
-
电路交换特点
-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可能浏览一小时,下载网页只需要3分钟,这样就使通讯线路的利用率很低
-
分组交换
-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
采用储存转发技术
-
分组交换发送报文,在发送的时候将报文分割,并进行分组,增加首部。
-
增加首部的目的:对网络传输过程中,双方的地址进行储存。
-
收到分组后进行解封装,剥掉首部,得到最初的报文。
-
每一个分组在互联网中都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路径可能不同)
-
-
-
分组交换的优点
-
高效:在分组传输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
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
-
迅速:以分组为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
-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更好的生存性
-
-
-
路由器
-
路由器中的输入输出没有直接连接
-
-
路由器和主机的作用区别
-
主机进行信息处理,并向网络发送分组
-
路由器负责储存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