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表关系、ER图、三大范式

表关系

表关系:表与表之间(实体)有什么样的关系,每种关系应该如何设计表结构。

一对一

一对一:一张表中的一条记录与另外一张表中最多有一条明确的关系:通常,此设计方案保证两张表中使用同样的主键即可

学生表

学生ID(PRI)

姓名

年龄

性别

籍贯

婚否

住址

 

 

 

 

 

 

 

表的使用过程中:常用的信息会经常去查询,而不常用的信息会偶尔才会用到。

解决方案:将两张表拆分,常见的放一张表,不常见的放一张表

常用表

学生ID(PRI)

姓名

年龄

性别

 

 

 

 

不常用表

学生ID(PRI)

籍贯

婚否

住址

 

 

 

 

一对多

一对多,通常也叫作多对一的关系。通常一对多的关系设计的方案,在“多”关系的表中去维护一个字段,这个字段是“一”关系的主键。

母亲表

母亲ID

姓名

年龄

身高

M1

 

 

 

M2

 

 

 

孩子表

孩子ID

姓名

年龄

身高

 

母亲ID

K1

 

 

 

M1

K2

 

 

 

M1

多对多

多对多:一张表中的一条记录在另外一张表中可以匹配到多条记录,反过来也一样。

多对多的关系如果按照多对一的关系维护:就会出现一个字段中有多个其他表的主键,在访问的时候就会带来不便。

既然通过两张表自己增加字段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通过第三张表来解决。

师生关系

1、 一个老师教过多个班级的学生;

2、 一个学生听过多个老师讲的课;

首先得有两个实体:老师表和学生表

MySQL:表关系、ER图、三大范式

从中间设计一张表:维护两张表对应的联系:每一种联系都包含

MySQL:表关系、ER图、三大范式

 

多对多解决方案;增加一个中间表,让中间表与对应的其他表形成两个多对一的关系:多对一的解决方案是在“多”表中增加“一”表对应的主键字段。

ER图设计

实体//现在存在的事物:矩形

属性//实体的属性:椭圆形

关系//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菱形

映射基数//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描述

  • 1 : 1 一张表
  • 1 : m 一对多,多对一//出现关系字段,放到多的m方作为外键
  • M : N 多对多//出现关系表

MySQL:表关系、ER图、三大范式

三大范式

创建表之后对表进行是否有数据冗余的测试标准。

第一范式

  • 表要有主键
  • 确保每列的原子性,如果每列(或者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也称为最小的原子单元),则满足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 先满足第一范式
  • 表中的所有字段与主键有依赖关系
  • 使用第二范式就取消部分依赖

第三范式

  • 先满足第二范式
  • 表中的所有字段必须有主键直接依赖
  • 使用第三范式就取消传递依赖

实际开发中,当范式级别越高,查询的成本越大。当范式级别越小,数据冗余越大。

实际开发时一般使用2.5范式:为了查询成本的降低,可以在一定范围为违反第三范式。